之前读《青年文摘》时,被一篇文章里的一段话所感染:不被时间和社会束缚,幸福地填饱肚子的时候,短时间内变得随心所欲,变得自由。不被谁打扰,豪不费神地吃东西的这种孤高行为,这种行为正是平等地赋予现代人的,最高的治愈。
有时挺喜欢看《海鸥食堂》、《深夜食堂》这类的影视剧,恰恰是食物让人感触颇深。也总有那一种念念不忘的味道——长长远远的牵绊挂念,是记忆,是让人产生安全感和依赖感的东西。就像是在大海中漂泊的人找到了回陆地的绳索。
还喜欢看《舌尖上的中国》,一部美食纪录片。那里面的食物,食物的制作方法有的是流传了几百甚至上千年之久,这其中不乏会产生一些温暖动人的故事。就像片中说到: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那里就会燃起炉灶,那里就会有美食出现,那里就会因美食而滋生各种温暖故事。无论脚步多么匆忙,但从不忘从美食中寻找家乡的味道。此刻产生了一种让“面团”流传延续的想法,就是家中大人们每次蒸馒头都会剩下一块面团,等下次蒸馒头的时候就会用它发酵,相信几十年后由它蒸出来的馒头一定是唇齿留香。
出门上学有时很是怀念家乡的饭食,恨不得自己有锅碗瓢盆和食材来做一做原汁原味的。饮食的欲望满足不了或者满足得不好会严重影响人的情绪,会使得原本就不好的肠胃更不舒服。
记得和语文老师一起做饭,她说:“会做饭的人出门在外饿不了自己”,我想更委屈不了自己。我认为能时不时钻进厨房给自己弄点儿吃的,才算具备了最基础掌控生活的能力。做火锅一个人吃未免有点孤单,但叫上两三好友一起吃喝热热闹闹想必很痛快。最次,做一碗清汤面吃下去也是极度舒服的。
回到自己普通平常的生活,为自己做饭是极其讲究的。要做什么饭,去挑选怎样的食材,需要什么样的调味品,用什么形状的餐具来盛放……准备好整齐排列等着按顺序依次下锅,不管是大火翻炒还是小火慢炖最后出锅摆放在自己精心挑选的别致餐具里,此时的心情是愉悦的,那不是简简单单地做饭而是在酿造艺术。
当你的心情是糟糕的,满怀厌恶做出来的饭菜也是难吃的,吃几口便会倒进垃圾桶,瞎白忙活一阵。如果你心情愉悦,满怀爱意做出来的饭菜吃到嘴里认为自己一定是此时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与食物相关的厨房有时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有着神奇的功能,能拯救亦能毁灭。它能使你的心情愉悦,也能使你的心情糟糕透顶。爱做饭、用心做饭、用爱做饭的人觉得它是情趣与温暖的发源地,而制作食物的过程——制造美,悦纳自己,滋养身心,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