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爱分享-1分钟职场智慧#
我们都知道时间是稀缺的,在职场里做事就要做“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但是什么事情重要呢?在你面前摆了两件事情,一个需要3分钟,一个需要10分钟,你还会用这样的原则么?
《清单革命》是本不错的书,里面谈到了事情积压对一个人产生的影响,浪费的成本可能很大,你找到“正确的顺序”去做完事情,可能不一定是最优方案。
如果你是领导,一个人找你谈话需要3分钟,一个人找你谈话需要10分钟,那么你先安排3分钟的进来,那么这两个人共耗费16分钟;如果你先安排10分钟的进来,那么这两个人共耗费23分钟;
就算没有人在你办公室门口等待,如果事情放到一个人身上,你又那么多时间去等待吗?
那么什么样的时间管理方式比较好呢?答案是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案。尽管时间管理方面流派很多,有说小事优先,有按照重要紧急程度来规划,也有什么番茄钟工作法,其实都对,因为都是心法,都是艺术,不是技术。
下面介绍几种方式,大家可以自行实施体会。
方案一:最近截止日期法
你的管理时间的目标是让自己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的多完成项目,那就把你的事情按照截止时间去排序,先做马上要截止的。
举个例子,1天内把冰箱里的剩下的水果吃完,明天出差1个月,吃不完的放在冰箱里也都是坏了。
这时候你就应该先吃快要到截止日期的,你的目标是尽量减少扔掉水果的个数。等吃了一会你发现还是吃不完,你就应该选择扔掉大西瓜,因为吃掉它不但耗费时间而且占肚子,尽管和你的常规认识有偏差,但你先别急着反驳。这个算法就叫摩尔算法。
方案二:加权最短时间法
很多人都说要事优先,那究竟怎么评估多重要呢?这里介绍一个简单的评估方法,就是看这个事情能给你带来多少收益,如果不能马上计算出收益,那就用薛兆丰老师教给我们的成本就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你就评估一下这一小时你值多少钱,还有没有更值钱的产出。如果都没有就按照你的时薪来评估吧。
有了重要度,那就可以计算出密度,密度=重要度/完成时间。
按照密度从高到低的去做事情,就会让你的心理负担降低了。这个算法就叫加权最短时间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