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圈再一次被印度电影刷屏了。
不得不说。
继《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两部神作之后,印度电影在一次刷清了我的育儿观。
影片讲述了一对中产阶级的印度夫妇拉吉和米图为了让女儿皮雅接受好的教育,想尽一切办法,不惜用见不得光的招数,假装贫民,费尽心思让她进入名校的故事。
关于教育,关于善良,关于纯良,关于欺骗,也关于爱。
而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觉确实像极了中国父母跟随教育界喊得那句口号: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但是父母们真的考虑过:
孩子的起跑线到底是什么?
.当你不惜花重金走后门,买学区房,唯一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孩子步入高等学府。
可是步入高等学府又是为了什么呢?
你可能会说,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做高阶知识分子。
但实际上呢。
是为了实现自己身上从未实现过的梦想,渴望用孩子来突破现有的阶级。
就像米图在影片中对拉吉说的话:“在我们国家,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还是阶级。我不能让皮亚和我们一样。“
这也是我们的故事。
我亲姑姑,以前很酷。在结婚生子之前,曾说过:「等我有了小孩,一定不会逼他上兴趣班,一定不逼他考清华北大。」
可是现在的她,不仅生了,还生了俩。班也不上了。
问她为什么?
「孩子大了,作业需要指导,上兴趣班需要接送。正是野蛮生长的时候,不能马虎。」
我又问她,她在上兴趣班的时候你在干嘛呢?
「我就找个咖啡厅坐下来喝咖啡,刷刷手机,很快一个下午就过去了」
这就搞笑了。以默认为正确的方式展示自己在教育方面的见解。
因为资金还算富裕,就卯足劲把孩子送往培训班,早教机构接受再教育。
而自己却在使劲潇洒,认为花了钱再不长进就是你的问题。
认为教育的本质不在自己本身,而在花出去的钱。
影片中拉吉为了帮助女儿得到“贫困生入学资格”,一家人搬到贫民区,对外还要坚称是出国度假。
当几次差点被拆穿穷人身份时都得到穷人邻居希拉姆的挽救。
在拉吉需要高昂开学费用时希拉姆甚至愿意用自己的性命换区钱币,帮助一家人筹得学费。
这样极端的行为让人动容。
那是存在这个阶级固化社会难能可贵的东西。无关于富贵与贫穷,无关乎学识,是人与人之间最简单平凡的品质——善良。
而沉迷于“更好的教育”的我们,或许恰恰忽略了对孩子最本质的教育。
生活中有很多这种称之为「高素质教育」的例子。
父母走后门,花重金,给老师送卡送酒送祝福,但是考虑过这这种金钱行为腐败下对孩子的渗透么?
他们会不会思考或判定交朋友的唯一标准是家里是否有洋房和豪车?
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流浪汉、清洁工、服务员、你们对孩子说的话是不是重复着:「你要是不好好上学,以后就会跟他们一样!」
他们怎么了?因为贫穷就活该变成作为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嘛。
父母们不知,这种捆绑性质的教育,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善良,麻痹了真性情。
真正的起跑线其实是父母本身。是父母的以身作则。借用拉吉在影片中最后说的话:“我得首先是个好人,才能是个好爸爸,我连人都不是, 如何成为一个好爸爸呢?”
父母自己做的事情,才是孩子看世界的起点。
3.「身为穷人,需要五点起床挤上搭乘450的公交车、身为穷人,工厂干活的时候上厕所的时间是要被控制好的、身为穷人,每日的粮食补给需要看政府办事员的心情。」
你体会过吗?
影片中希拉姆一家,即使生活这么贫困,培养儿子学习英语和进入最好的私立院校也是作为全家人的终生使命去践行的。
而在中国,很多贫困山区的孩子因为从小接受的条件有限制,资源也有限,他们要去到离家二三十里的镇上上学,交通不便加上经济困难,被迫辍学的情况时有发生。
再反观一线城市,学区房已经炒到了天价。
北京高考文科状元在考试结束说过这样的一段关于对教育的理解,引发深思。
的确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的今天,寒门再难出贵子,想要成为人上人,就必须要付出常人想象不到的努力。
因为贫穷,所以贫困生被驱使着更加努力地学习。
他们深知:
教育几乎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凭自己的辛勤去获取更多的知识,成为人上人。
所以在影片中就有了这样的体现。因为已经沦为下层阶级,就要拼了命的往上爬。而阶级固化这个问题比你想象的还要难以翻越。
越是下等,越是会被富人慢慢掠夺殆尽。
这也是中国教育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