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2010-05-02
从小就常听老人们说,做人要正直,生活要勤俭。那么,什么是勤俭呢?“勤”就是勤劳,“俭”就是节俭。我国自古就以勤俭作为修身治家治国的美德,《尚书》说:“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左传》引古语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周易》提出“俭德辟难”之说,《墨子》有“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之论。古人认为能否做到勤俭,是关系到生存败亡的大事,不可轻忽。
当然,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自然是谈不上做什么建国治国那样的大事情,但是,作为修身治家还是颇有益处的。
小时候,虽然是出生“书香门第”,但是,在我四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家境便一落千丈,甚至到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地步。为了生计,有一次,我和一群苦孩子,在铁轨内捡煤炭,差一点被呼啸而过的火车所撞到。现在,只要一想到这件事,还心有余悸呢。所以我从小就知道“勤俭”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该是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啊。
到了成年,自己也成了家了,对此更是体会尤甚。那时正是六十年代国家“困难时期”,我俩虽然都是大学本科生,但是当时的工资都很低,又一连生了两个孩子,所以我们的家庭也是“一穷二白”的。我记得,住在学校的简陋宿舍里,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就急着起床,第一件事,便是生煤炉。生好了煤炉,把一大壶水放在炉子上,然后挎上竹篮去买菜。等买好菜回来,那一大壶水正好烧开,于是用开水来烧泡饭。接着是全家人忙着吃早饭,送孩子上幼儿园,然后再匆匆去上班,不能迟到;生活上自然也得勤俭。吃穿都得精打细算。当时都是计划供应,买布要布票,而且是定量的。记得那时流行这样一句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一年。所以,衣服破了,就补一下,小孩的衣裤短了,就接一截,有时还把大人穿破的衣裤改给小孩穿,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日子过得虽然艰难,但也心安理得,却不知道,这就是“低碳生活”了。
现在当然大不同了,在现代社会,经济增长和物质消费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家也跟着富裕起来,再也不愁吃和穿了,还住上了高楼大厦,面对着这样好的生活,我们还需要勤俭吗?
我认为,勤俭作为一种美德,作为一种工作态度,作为一种生活作风,还是要大力提倡的。
如今我已是七旬老人了,但是我至今还保持着这些老习惯。
小外孙女长得很快,每年都有一些旧衣服穿不着了。我从不轻易丢掉,比如:长裤短了,剪一刀改成半短裤,绣上花边,还很好看呢;裙子不够长了,加上花边,又能穿了,也挺时尚;连裤袜小了,剪一刀改成长筒袜……这里还想特别提一句的是,我喜欢打毛线。一家老小的毛线衣裤几乎全是我打的。我在博文《卡秋莎之恋》中曾这样写道:“今年, 杭州明珠电视台办了个新栏目《岁月如歌》,我又带着小外孙女去“歌”了一回《卡秋莎》……”当时小外孙女穿的行头是:一条白色粗毛线跳舞裙,上面用黑毛线绣出五线谱的一段曲子,别具一格,煞是好看,不少朋友看了这场直播后,纷纷打电话询问我,这条裙子是在哪里买的,她们也想买。她们哪里知道,这是我自己用旧毛线编织而成的啊。
最近,有位网友向我提问道:“……我最近思考 人生在世何所求 愿与以探讨可否 吴順章”
本来,这么大的一个问题,真够我想一辈子的了,叫我如何回答呀?现在,我可以欣然作答了:
人生何求
不为名
不为利
只求“低碳”写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