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身边的一个朋友玩着王者荣耀,问了句什么段位,得到的答复是“最强王者”。另一个朋友 也在玩,但是经常跟我抱怨段位一直在黄金到铂金之间徘徊。后面我就随便问了下第一个人的段位怎么玩上去的,他告诉我就只玩两三个英雄,基本上每个英雄玩了几千把。他的回答让我想到了《刻意练习》这本书,所以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埃里克森的《刻意练习》。
进入正文之前,大家先想一想这样一个问题:天才到底是不是天生的?
这本书的开头引入了一个年幼的莫扎特可以识别某种乐器发出的各种音调的例子,被人称作“完美音高”,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天才,但是接下来的历史事实和实验结果打的这些小伙伴的脸啪啪作响。莫扎特的父亲是一个怀才不遇的演奏家和作曲家,就是因为郁郁不得志,所以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莫扎特和他姐姐身上了,以至于莫扎特4岁时就接受到了父亲的熏陶。有了高强度的艺术熏陶,想他不会都难,为了搞清楚这个事实,日本心理学家招募了24个年龄2-6岁的孩子进行长达数月的训练,神奇的结果就是参与实验的每个人都具有了“完美音高”。那么这时候就应该给自己打一下鸡血了,世界上的所有的天才都是通过有效的方法加上刻意练习达到的,这就意味着你成为下一个天才指日可待。
一、有目的的练习(刻意练习)
1.从“舒适区”到“学习区”
2.制定明确的目标
3.高度专注于你的目标
4.获得及时的反馈
在这个地方作者抛出了一个观点——天真的练习,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没有什么进步。也就是说只是反复的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比如食堂的饭菜,如果每天都是那么几个厨师做几个重复的菜,那就让人越来越不想吃了。这就是天真的练习,以为可以通过简单的重复,提高自己的厨艺,不去尝试改变,到达一定的水平之后就根本不会再有变化。那如何让“天真的练习”变成“有目的的练习”呢?作者给出以上四个建议。
首先让你的意识从“舒适区”跳转到“学习区”;然后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接着高度专注你的目标;最后能够想方设法的获得及时反馈。
我所理解的舒适区就是指处在你的临界值以内,好比你要减肥,选择去跑步,每次只跑3km,但实际上要跑5km脂肪才会燃烧,所以5km就是你减肥的临界值,而你却站在临界值之内,所以会感觉跑步对减肥没用。如果你尝试着每次跑6km,就意味着你超过了临界值,那6km就是处在了学习区,这个时候你会感觉到跑步对减肥有用。但是很多人都选择前面的选项。
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我个人认为这个目标,应该是制定那种比你力所能及的地方高那么一点点的目标。就好比我定了一个每周一篇书评的目标,在我以前的生活轨迹中,让我去写文章,写书评是完全不存在的,但是我选择试着用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感受,用文字去记录自己的成长。当然中途很多因素会导致你想放弃,能不能坚决完成这个目标就需要接下来的方法协助你。
高度专注你的目标,当你选择开始完成计划中的第一步时,你需要做的不是马上开始,而是调整好自己的环境。比如把手机设置为震动,反盖着,放在距离你比较远必须起身才能拿的到的地方;再比如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做好了准备,就立马投入你的目标中,刚开始可能没有丝毫的头绪,但是几分钟之后你会发现文思涌动。
在整个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你需要有一个及时反馈的机制。所以这也是很多人会请教练,甚至私人教练的原因。回到我写书评的例子,每一次我会发到我的朋友圈,让大家都能看得到,这样我可以根据朋友的一些反应来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和计划。
二、心理表征的出现
1.找出规律
2.解释信息
3.组织信息
4.制定计划
5.高效学习
心理表征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指的是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情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一个简单的例子,一提到蒙拉丽莎,大家想到的肯定是那个微笑的油画。
之前有一次和朋友开黑打游戏,我玩辅助,辅助下路的ADC,当时我们处于劣势,往己方的塔下跑,跑着跑着看着ADC一个闪现躲过了对方的大招并且这个闪现是往对方后面闪的,然后一个套招给对方ADC,就听到了一声“First Blood”。这就是心理表征,高手和新手对一个同样的事情做出的反应、决策会是一个截然不同的结果,好比我只知道跑,而这个ADC可以反杀对方。
心理表征有什么好处呢?举个例子,林丹打羽毛球,反应速度不是一般的快,前几天看到微博里面的一张动图,上面是林丹打羽毛球在接对方的球之前到场边换了下拍子,还能够接着打。这就是心理表征的体现。当你形成对一个事物的心理表征的时候,就代表着你已经成功的从学习区到舒适区了。这个时候想要继续超越自己,就可以回到第一步的有目的练习了,“最强王者”就是这样循环往复的练习操作达到的。
三、在生活中的运用
1.边学边干
2.找到好导师
3.三“F”创心理表征
4.跨越停滞阶段
5.保持动机
这一个阶段,就是从理论升华到实践了,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反馈理论。
对于学习一个新东西,最好的方法就是边学边干。当你作为新手第一次打开王者荣耀的时候它会让你按照他的操作流程走一遍,走完之后告诉你可以去打几场匹配。这就是边学边干,作为新手,刚开始什么都不会,连基本的操作都不知道,游戏开发者就会设计一个新手快速入门板块,让你快速上手,这样大大减小了等你玩了一会儿发现并不知道怎么操作而卸载游戏的概率。
王者荣耀里面有一个拜师的板块,让大神带你装逼带你飞。这个导师如何找?先看看他在行业和领域之中的成就,再看他是否具有一些技巧和经验,最后看他的声誉。当然人往高处走,一个导师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帮你创建心理表征,以便你能监测和纠正自己的表现。当你自己改变了时,可能需要更换导师了。这就是为什么会有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了。
就像我之前讲到玩英雄联盟游戏时碰到的那个ADC一样,他的心理表征如何创建呢?其实全靠三“F”——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纠正(fix it)。将技能分解成一些组成部分,以便反复练习,并且有效地分析、确定你的不足之处,然后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它们。
在创建心理表征的过程中或遇到各种各样的瓶颈,如何跨越停滞阶段?其实就是想办法稍微逼自己一下,但是不要逼得太狠,这通常会搞清楚瓶颈在哪。就好比文章开头的朋友打王者荣耀的排位赛,段位老是徘徊在黄金和铂金,就是上不去,后面一问才知道原来每次都是单排,有可能症结点就出现在这里。下次试试五黑,说不定一飞冲天。
在所有过程中最难的就属于保持动机了。前段时间,一个自媒体公众号做了一个关于是否完成年初一般的计划目标的调查,参与调查的人中有百分之六十打了脸。年初,当我们看到一篇鸡汤文的时候,浩浩荡荡写下自己的年初目标,自己想要怎么怎么样,刚开始几天可能还好,过了几天三分钟热度一过,自己计划的目标就全忘了。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么你可以考虑尝试着要么强化继续前行的理由,要么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就好比王者荣耀的段位设计,它就是强化继续前行的理由和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相结合的产物,当你从“倔强青铜”打到“秩序白银”时,你会发现很容易,给你一种假象,后面还有的段位升级也并不难,让你一直玩一直玩,等你真正冲上顶峰、成为“最强王者”之后,你就会觉得现在不玩了会很可惜,所以还会继续玩。这样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毒”。
我们可以做的有很多,也可能什么都做不了,但在困难面前,我选择依然前行。从“舒适区”到“学习区”,通过创建心理表征再回到舒适区,不断循环,努力让自己成为心中的“最强王者”。
我是Altman,一个有梦想爱学习的代码服务者。如果你觉得这篇书评有值的提升的地方,请点个赞,也可以将意见和建议私信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