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人_ 项恩炜
采访时间_ 二〇一七年二月二十一日
采访地点_ 上海市建平中学
“与众不同”是有魔力的。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一旦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生命深处的意义感和价值感,似乎就得到了满足。
与此相应的是,“与众不同”是有代价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无论是文化意义上的人,抑或是物质意义上的人,都是被这一份侵入基因的“框定”,被一张大体相似的皮囊所约束。“与众不同”,就意味着和个人的历史与群体的文化斗争。
采访上海市建平中学副校长郑朝晖老师,我的深刻感受便是,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采访的地点就在郑朝晖老师的办公室。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没有一个电话打进来,没有一个人来敲门。这让我有点疑惑,经验告诉我,不少学校领导的办公室常态是电话铃声不断的,也不时有敲门声的。为什么这里却可以如此安静、从容呢?
郑朝晖老师说:“人生的目标是什么,要朝哪个方向去走,这些事情你要非常地清晰,在这个基础上,有一个很好的判断。然后是团队建设,要让每个人都发声,让每个人发现自己的潜质和力量,发现自己其实也能做原来以为自己不能做的。我常常跟做干部的同事们讲,教师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解决,教师解决不了谁解决,你解决!你解决不了谁解决,我解决。我们做干部的就要有这个底气。”
看来,这样的安静从容,背后是对现状的理性思考,当然还有长时间的身心安顿。他常常为校园里一个孩子的声音而驻足,为走廊上一个孩子的踌躇而牵挂,为教室里一位老师的精彩而喝彩……
我尤为关注的是,这样的理性思考,从何而来?其动力何在?
在采访的后半程,话题集中在一个意思上:郑朝晖老师的身上,有一种“要和人家不一样”的劲!也许正是这样的一股劲,帮助郑老师完成了职业生涯的几次蜕变。有趣的是,郑老师说,他三十多岁才意识到自己有这个特质。显然,在自己意识到之前,这股劲就存在于他的身体里面。那这股劲的源头又在何处呢?站在一位希望从教道路、人生道路更加自得一些的师范生角度,我尝试继续探讨这个话题。
“我从小就是有这样一个想法:我一定要做得跟你不一样!所以我现在为什么特别尊重学生的个性,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就是这样的,我希望跟别人不一样,每个人都一样的东西我就没兴趣。”
这是一种从小就有的生命动力,贯穿在其青年时代的求学过程——哪怕是学习语、数、外,在学法上也得与众不同,也得乐在其中,也得彰显生命的能量,获得存在的价值!他人的评价只是一种客观存在,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才是关键。那一瞬间,我一下子倍感愉悦,似乎感觉到了一个“浑然一体”的生命。
是否正是如此,才有了从教之后不止步于当下,一步一个台阶地成长?才有了在整个文化之中、在理性思考中寻得自由,在网络写作中寻得独立的种种选择……
理性的思考,不会从天而降,它与阅读有关,与学术训练有关,与性格特质有关,也与那种“一定要做得跟你不一样”的生命动力有关。
应该让社会听到一点教育者自己的声音
教师月刊郑老师好,我浏览了你的微信公众号“一个教师的行走空间”,发现无论思想性还是文学性都非常棒,读者的互动留言也非常多。你是怎么想起做这个公众号的呢?
郑朝晖我的初衷是希望发出一些理性的声音。现在这个社会,对于教育行业的议论很多,但是缺少两种声音:一是真正理性的声音,或者说常识性的声音。因为缺少理性分析和常识判断,就经常把事情越弄越复杂,讨论不清楚。二是教育人自己的声音。我们是搞教育的,应该让社会听到一点真正属于教育者自己的声音。
教师月刊我发现公众号里的文章评论很多,而且质量普遍比较高。
郑朝晖我的这些文章都是原创的。在公众号发表和在报刊发表不同。在报刊发表,你很难知道是不是有人回应,而在公众号发表或在朋友圈里转发,就很容易看到很多呼应。我觉得这样很好。我也愿意记录下自己思想发展的轨迹。还有一点,就是写作可以让自己的想法不断得到梳理。写着写着,就可以把问题理解得越来越清晰。因为一直在写,就会越写越快。我觉得人年龄大一些以后,一定要保持对周围世界的敏锐反应。一旦缺少这种敏锐,那就真的衰老了。所以,写作本身也是对于自己面对衰老的一种积极反抗吧。
教师月刊你的公众号为什么叫“一个教师的行走空间”呢?
郑朝晖本质上,我这个公众号就是一个小小的网络空间,保留了我对日常生活的所思所想。叫它“行走空间”,是因为行走既是一个关于空间的观念,也是一个关于时间的概念。人在行走中改变着自己,无论生理还是精神。
教师月刊可以具体说说吗?
郑朝晖我的公众号里的文章,实际上包括这么几类。一类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谈一些热点话题。一类是作为教育人,讨论一些教育的问题。再一类就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一直希望语文能够回到课程本身,因此,会写一些这方面的文章。最后,作为一个人,我会写写自己的喜怒哀乐,游山历水的经历。
把自己归入“公共知识分子”的行列
教师月刊说到知识分子,你觉得今天的知识分子需要做些什么呢?
郑朝晖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特点就是众声喧哗,语言和观点的背后经常充满着各种阳谋和阴谋。作为知识分子,应该在社会公共事务中展现理性的精神,让一边倒的所谓“舆论”里出现理性的声音。
教师月刊可以举个例子吗?
郑朝晖比如衡水中学学生主动整理与春节晚会相关的知识点的事情。这件事,网上是一边倒的叫好声。但是我认为,这件事所表现出的学生的心态是不健康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通过认真的、理性的声音去说出我们的思考。
教师月刊是什么触发了你写这种类型的文字呢?
郑朝晖主要是我经常被网络上的种种愚昧说法所震惊,被不少人盲目地信奉这些愚昧的说法的现象震惊,有时会竟至于惊骇到无话可说的地步。我主动站出来说几句,或许可以在很多发热发烫的脑袋上滴几滴清水,也让还清醒着的少数人知道原来自己并不孤单。
教师月刊你给我一个感觉,就是你很自觉地把自己归入“公共知识分子”的行列。
郑朝晖对,我是教师啊!我们不能小看这个职业,教师也是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必然具备公共情怀,面对各种公共事务、公共事件,应该表达一点自己的声音。我在公众号里就是以这个身份来发些声音的。
柴静那个讲雾霾的视频,我看到后很激动,觉得终于有人说真话了。但是随后就看到很多阴谋论。那么我就要捍卫柴静说出常识的权利:雾霾有害,需要治理,这不是常识吗?怎么会把这么简单的问题搞得那么复杂,甚至扯到什么所谓利益集团上去了呢?
我觉得有些人故意把事情弄得很复杂,目的只是为了混淆视听。所以我就用文字捍卫柴静们说出常识的权利。每个人都有说出常识的权利。我想表明我们不是书斋里的人,每个人每天都和这个真实的世界发生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如果有理性分析的能力的话,你就应该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教师月刊确实,尤其是对于教育,现在各种声音实在是太多了,而事情的真相却往往被淹没了。
郑朝晖整个社会各种力量纠结在一起,所有的当事人都被裹挟在里边,个人很难从里面抽身出来,这真的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能做一点是一点吧,包括写公众号。我们其实很难去揭示事件的真相,但是我们希望的是我们的舆论能够更理性一点。
语文教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教师月刊你刚才特别强调,希望语文能够回到课程本身。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郑朝晖我们现在的语文,有些倾向不是太好。其中一个倾向,就是把学科落脚点归结到那些比较虚的层面,比如,精神啊,情怀啊……我是这样想的,这些东西肯定是要有的。但是,只要是有情怀的教育者,他教什么到最后他都会让孩子们生产这样的东西,对吧?这叫渗透。但是,如果把学科最终的目标变成情怀的话,我觉得语文的学科特征就没有了。所以我在公众号上经常谈谈对语文学科的理解,当然也包括阅读,包括阅读的意义与价值,也包括如何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方面现在也出现一些不好的倾向,必须得到匡正。
教师月刊可以具体说说吗?
郑朝晖我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文章叫《素人读新诗》。读一首诗,你不要整天跟我讲唐人是怎么评价的,宋人是怎么说的,所以这首诗就是好诗。这样引经据典一大堆,最后这首诗本身讲什么,它究竟好在哪里,读诗的人却没有感觉到。所以,我倡导“素人读新诗”。什么意思呢,就是即便你没有这些文化素养,没有读过那么多背景资料,但只要对语言文字有感觉的,你依旧会被诗歌本身打动,这种能力才是语文需要大力去培养的能力。
教师月刊说起这个,我想到发生在我儿子身上的一个事情。当时他还在妈妈肚子里,我给他读不同文体的作品,他的反应都不同,带给妈妈的感受也不同。读安徒生童话,胎儿的反应让我爱人觉得不舒服,但是读唐诗,音乐响起来,节奏起来的时候,他在里面那种动让妈妈觉得很舒服。这让我震惊。
郑朝晖对,这里有一个节奏的问题。把音乐、诗歌还原一下,不就是在用各种节奏表达情感、情绪吗?很多人都讲莫札特的音乐比较适合胎教,道理其实是因为莫札特把自己的心情转化为音乐的节奏传递了出来。音乐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表达情绪。
回到语文来说,即使不是从事专门的语言文字的研究工作,也完全可以在这个语言文字当中发现自己,丰富自己。中小学语文教学要帮助学生实现这个目标。语文教学不是为了培养作家,也不是为了培养艺术评论家。因为,第一,作家不是教出来的;第二,一个人以后做什么是他的人生选择。中小学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感悟和运用的能力。
教师月刊中学包括初中和高中。你认为应该如何把握初中语文教学和高中语文教学的不同?
郑朝晖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的不同,我觉得呢,在初中阶段,应该侧重于语言表达上的那些共性的东西,到了高中阶段,应该更多关注语言表达上那些个性的成分。比如一篇小说,初中阶段你要了解小说有三个要素,什么人物、情节、环境,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到了高中阶段,就要弄清楚这篇小说之所以是一篇优秀的小说,不是因为有了人物情节环境,而是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设置上有它的过人之处,也就是它在语言表达上的个性。
教师月刊可以举个例子吗?
郑朝晖比如《一碗阳春面》,这个故事很有名,讲的是日本经济发生很大困难的时期,一个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同吃一碗阳春面的故事。它的个性体现在哪里?我们容易忽略掉其中的环境这个要素。比如一开始的那个面馆,大年三十的晚上,是什么样的情形啊?大街上没有人,冷冷清清;到后面呢,大年三十的晚上人的数量就变化了。其实这个里面就体现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还有一个细节,若干年后是谁专门到他们坐过的那个“二号桌”来吃呢?有女学生,有恋人,对吧。为什么是女大学生和恋人?照中国人的习惯,这张桌子是不吉利的,你看,背了债务,死了老公,有什么好的?为什么她们都来坐,还要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坐。为什么是女大学生,是年轻恋人?
教师月刊是啊,为什么呢?
郑朝晖这涉及到人物形象的塑造。女大学生是对未来充满了憧憬的一种人物形象,年轻的恋人也是如此,在热恋状态下,不会计较生活的琐碎的细节,他要的是那种生活的感觉,对吧?怎样的感觉才是幸福呢?那是团结、坚韧、相互扶持。母子三人和这些人构成的社会,以这样一个品质一起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最后整条街热闹起来了,商会成立了,大年三十晚上热闹了。你看,这里就有一个逻辑关系,母子三人和这一群人的这样一种内在的精神,是这个社会变化的深层原因。这样,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日本的议员在议会上面全文朗读这篇文章,最后会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法案得以全票通过。
这个作品,代表的是一个民族内在的精神。而这一点是如何被我们感受到的呢?主要就是通过它在环境设计上、在人物塑造上的独特之处揣摩出来的。
优秀的文本真的是一个富矿,需要你也值得你不断地去琢磨,让你时时处于发现之中。所以语文教学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教学有的时候需要教师控制自己
教师月刊我有时候想,一个教师如果确实爱自己的职业,把整个生命投入其中,那么他怎么才能只靠教学,而过上一种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
郑朝晖这首先要看你是怎么理解何为“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的,然后牵涉自我定位的问题。比如说你为什么愿意做语文教师?有的老师说,我喜欢看小说,喜欢读文学作品。这就有麻烦了。语文教师首先是一个教师。你可以是一个优秀的读者,是一个文笔非常优美的作家,但这并不代表你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很多优秀的人才都有过做教师的背景。教师有什么本领?第一是理解力,第二是学习能力,第三是沟通能力。你是一个会理解别人的人,你是一个会学习的人。你的目的就是通过理解别人,给予别人学习上的指导。这样自己就首先成为学习方面的专家。既然,不少成功人士都有做教师的经历,也从某个方面告诉我们,教师的职业本身是可以为我们赢得应有的尊严的。所谓有尊严,有质量,很难用物质标准去衡量,关键取决于我们自己的人生态度。云淡风轻,从容不迫,才能有尊严。
教师月刊麻烦就在这里,教师该怎样支持学生的学习,其实很难描述清楚。
郑朝晖下周二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先生要来上海,我们之间会有一个对话。他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我曾经以为教和学是一套复杂的技术,就是按照西方的课程论,怎么描述目标,怎么组织教学,顺序是怎么样的……很多人都在研究这些事情,但我最近特别想跟学生交流的一个观点就是“随物赋形”。流水必须跟着礁石的形状走,而不是自己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教学有的时候需要教师控制自己,别老想教学生第一步怎么走,第二步怎么走。每个孩子在遇到学习材料的时候,身心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实际上是对学生的一个追随。你接触的学生越多,越会发现学生的认知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千差万别中也有些稳定的东西。教师的责任就是去发现这些稳定的东西。
教师月刊非常赞同!教师和学生所共同面对的是知识本身,知识就摆在那个地方,我们要像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样自然而然地获取它。
郑朝晖我现在上课,方法没有那么复杂,我想回到苏格拉底的时代。我一直很崇拜孔子,但更崇拜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在合理对话的过程中发现你内在的矛盾,你错了,不是我叫你错的,而是你现在的说法和你前面的说法之间是矛盾的,你总要把这个矛盾给调和好,这个调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的过程。我没有做什么,我只是在你的身边跟你聊聊天,你把自己捋捋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成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变化。孔子是一个“狡猾”的教育者,他表面上说“因材施教”,其实内心有一个标准答案——“仁义礼智信”,他不是随物赋形的,他是有标准答案的。他是方法上的民主,结论上的专制。这个秘密,藏了几千年,大家都不太愿意去发现它。因为他已经被戴上了伟大教育家的高帽子,是不可以被质疑的。
所以我观课的时候经常比较痛苦,我们的老师在假启发。那些标准答案都在他心里,这些教师的课本质上还是在演戏。
我不愿意重复自己
教师月刊郑老师一路走到现在,肯定有成功得意处,有艰难困惑处。那么你愿意以一个过来人的视角,跟后辈的教师尤其是新入职的教师,分享一下自己走过的路吗?
郑朝晖非常乐意做这样的分享。
回过头去看,我的成长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搞笑阶段,是脱口秀的阶段。我怕学生上课睡着,就得经常设计笑点。后来发现这是很傻的一件事情,因为学生笑得开心,并不是因为真正了解要学的那个内容,不是因为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所以到考试的时候就急了,每道题都看着眼熟,但是就想不起来。
第二个阶段就是用自己的学问来吸引学生。我要让学生知道,我的学问大了去了,我什么都知道,于是拼命讲。后来我就反思了,这是一个溢出的过程,给学生太多东西了。结果大量的内容,把有效信息挤掉了,一到考试学生又考不出来了。这样做,除了造成对教师的个人崇拜外没有别的好处。所以要提防。自己没有信心,才需要别人崇拜,才需要靠卖弄学问争取学生的崇拜。
第三个阶段,就是追求相互交流,追求倾听、沟通、理解。
我讲的第四个阶段,还没有到来,就是随物赋形的阶段。而这一定是在倾听和交流的基础上的。也许前面所有的努力都在为进入这个阶段而准备。
回到你刚刚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怎么获得自己的尊严。我想说的是,这种尊严只能来自自我,是向内求的。在这个向内求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在工作当中不断进步,也不断产生尝试新方法、探索新领域的欲望。
教师月刊你觉得这种“向内求”的品质主要是一种天赋还是后天可以磨练的?
郑朝晖这个问题我也觉得很困惑。你说马云一九九五年开始做中国互联网的时候,他是否就有今天的各种想法。我是怀疑的。他不可能这么超前嘛。实际上每个阶段的努力都会产生对这个阶段本身的反思和超越。一开始,只想做一个能胜任工作的教师,能够和一些成熟的老师一起聊聊。但是当你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和他们一起聊的时候你会发现,应该追求更高的平台去碰撞去思考……然后就是不断尝试,不断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
教师月刊你是什么时候意识到这一点的?
郑朝晖应该是三十岁以后了。一开始只是觉得要把这个事做好,这是出于自尊心。后来就发现,好像我对于一些事情有不满足感,总是想把一些问题弄清楚。这大概在我的职业的第二阶段。当时知识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开始结构化。我开始东看看西看看,最后发现,今天读过的东西和曾经读过的某个东西是一件事,这就是知识结构化的“重叠”发生了。再就是“升华”。开始觉得有些书没有意义,为什么?既然我能够把这个结构把握了,我去读这个书和自己动脑想想可能是一样的结果。那么这个结构,可能就是促进自己提升的关键因素。
教师月刊很深刻的一个变化。
郑朝晖对,就是金克木讲过的一个意思,书越读越少。真的是这样。当你发现,比如说我们两个人,今天为什么能谈得这么好,我个人觉得你给我很多启发,但是如果换一个人,那我可能就觉得你不能对我的结构产生冲击,说来说去就是那样一些东西,那就算了……所以就不断往前。这可能也和我的个性有关。当然,没有一种力量是单向的,一定是你自己有这个动力产生这个东西,这个东西会反过来对你产生影响。
教师月刊你曾在一个采访中说到读大学时和一位教授当场争辩起来。我想,这是不是和当时的年龄特质有关系?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的“就是要和别人不一样”的特质在起作用。
郑朝晖现在想起来,我小时候就这样。比如说,上初中后我的学习不太好,学得很痛苦。我就想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善学习。我就到书店买书,当时印象很深的就是一本翻译自日本的书,讲怎样改善学习。然后我就发现,改变房间布局能够让自己专心,于是我就折腾这个事情。还比如说,我初二开始看中华书局那个没有注释的古文原典,我看得很得意:我看的是没有注释的——就用这个来鼓励自己。写作上也是,小时候老觉得自己是诗人,老觉得自己是个作家,到了高中就觉得自己是个理论家,然后不断写。实际上,在这当中我一直都在学习。所以你看我英语虽然不是特别好,但是我特别喜欢看英文原版小说。其实小时候就开始看英文原版小说,看不懂,管他哪,我不能和别人一样只看英语教材,我得看原版小说。高中的时候我还开始写英语日记,虽然狗屁不通,但就是坚持写。老师给我改得满页都是红的,也不管他。我从小就是有这样一个想法:我一定要做得跟你不一样!所以我现在为什么特别尊重学生的个性,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就是这样的,我希望跟别人不一样,每个人都一样的东西我就没兴趣。
非但要和别人不一样,其实今日之我一定不同于昨日之我。重复别人或者自己,实际上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既然一定要做一件事,做得好玩一点不就更欢乐一点吗,你说对不对?从人生哲学来讲,我是一个快乐主义者。无论教书还是写作,还是日常生活,我都不愿意重复自己。
教师月刊你有一个观点,就是教师不仅要负责考试、成绩,还要传递文化。
郑朝晖是的,我把传递文化当作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所在。
文化传递的方式有很多种。一种就是课堂上的传递,一种就是文字上的传递,还有一种就是像我们今天这样的交往上的传递。我在好多文章里都提到一个让我很郁闷的问题,就是我一到国外,都会被别人误认为是日本人或台湾人。为什么我这样的一个形象,或者我这样待人接物的行为举止,会被归为日本人或者台湾呢人?我想是我们在文化传递上出了问题。我们今天的努力,就是要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去尽力展示文化之美。让我们的后辈更有文化,让我们的文化更有文化。
教师月刊通过与你的交谈,我感觉你并没有仅仅把教师作为一个谋生手段,而是把它当作一种人生状态。
郑朝晖是的,我喜欢做教师,喜欢做文化层面的事情。现在这个年龄阶段——你看,我都了五十多了嘛。四十不惑,五十就知天命了。
教师月刊这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呢?
郑朝晖有几个特征吧。第一点,在这样一个年龄阶段,我觉得好的是知道自己是谁,是什么样的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现在很清楚,很多事情我应该去做,很多事情我做不了。
第二点是发现自己还很年轻。我讲的年轻不是生理上的年轻,而是我还愿意学新的东西,还愿意体验新的经历。既然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又有这样一个心态,所以我觉得非常好。
第三个可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一种“诸色平等”的态度。持一个平等的态度,不居高临下,也不仰人鼻息。我在学生毕业典礼上讲过三句话,其中有一句话就是永远对这个世界保持平视的眼光。有一次和崔永元一起做节目,很多人认为崔永元挺大牌的,但是他跟我之间就是平等的,你是大牌我是教师,这没有问题,我们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是平等的,我用我的气质、我的气场影响他。最后做完节目的时候,他主动提出和我合影,于是我们两个人有一个合影。
有了这三点,所以我觉得现在自己的状态很坦然,也很快乐。
教师月刊这些人生感悟挺有意思。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的生命内核的。如果请你用几个关键词语概括你的人生感悟,你会用哪几个呢?
郑朝晖第一个就是刚才我们一起概括那个“快乐”。第二个是尊严。第三个是理解。如果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彼此都有一种理解的关系的话,很多问题都可以化解。理解就能快乐。而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从容。而从容才能拥有尊严。大概就是这么几个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