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眉山市三苏祠博物馆,镌刻着“守其初心”四个大字的刻石引来四方游客驻足。“守其初心”出自苏轼元祐六年(1091)五月所写的《杭州召还乞郡状》。元祐四年(1089)三月,苏轼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到任杭州,元祐六年二月以翰林学士承旨召还。接到任命后,苏轼三次上疏辞免翰林学士承旨,皆未获准。于是,苏轼再上此《杭州召还乞郡状》,极力表达自己乞求外放之心。那么,他为什么一再请求外放而不愿在中央、在皇帝身边任职呢?
在这篇文中,苏轼言及自己乞求外任的原因在于他受到新党、旧党左右夹击,不安于朝。新党攻击他,因他在新党当政、王安石主持变法时,极论新法不便;旧党攻击他,因他在旧党重回朝廷、主张尽废新法时极力反对,主张“参用所长”,招致“台谏诸人”与之为仇。在新旧两党党争中,苏轼不阿谀奉承、直言敢谏,屡受排挤。所以他感言“臣若贪得患失,随世俯仰,改其常度,则陛下亦安所用。臣若守其初心,始终不变,则群小侧目,必无安理。”在朝堂,若继续坚持直言敢谏,则朝堂上的小人必然不快,朝廷也无法安宁。作为有气节的士大夫,苏轼宁愿成全自己的坚守与初心,到百姓身边,为百姓办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所以苏轼的“守其初心”,从直观来讲,是坚守直言直谏的初心,他当初参加的制科考试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所以入仕后一直履行“能直言极谏”的义务,即便因自己不随波逐流而被新旧两党所不容,他仍然坚持。而他直言直谏的出发点是人民的利益,希望朝廷政策以利民为先。
悲歌为黎元,人饱我愁无。苏轼无论何时何地,荣辱沉浮,都把爱民、忧民、亲民、惠民视作己任,竭尽全力为百姓做好事、做善事。即使在贬谪期间,生活困苦的苏轼也无改以民为本的初衷。他被一贬再贬,官也越做越小,但是百姓越来越爱戴他。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不提自己三大尚书的政绩,不提两任翰林大学士的荣耀,却把自己和老百姓息息与共,为百姓做好事干实事视作一生功绩——在黄州,成立“育儿会”,救助弃婴;在惠州,筹资修建东新桥和西新桥,推广减轻农民劳作的农业机械“秧马”,并建议引蒲涧山滴水岩泉水入广州城;在天涯海角的儋州,尽管过着“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泉”日子,但也热情帮助当地百姓,指导打井,劝农护牛,开馆办学,使海南岛开天辟地有了第一位秀才;在常州,苏轼买了处住所,当听说此房是一位老妇的不孝子女违背老人心愿私下卖的,老妇为此伤心不已,苏轼当即烧掉房契,将房子归还老妇。而他自己却在当年七月,逝世于借住的房子中。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一生颠沛流离,但都以宽广的胸怀坦然处之。为国为民之情让他深受老百姓爱戴,“守其初心,始终不变”的情怀更是对当代有着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