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问篇】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以及孔子所提出“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
【原文】14.5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
先生说:“一个有德的人,必然能有好言语。但一个能有好言语的人,未必就是有德。一个仁人必然有勇,但一个有勇的人,未必就是仁人。”
此篇虽易理解,但是我们仍有很大启发。
【解释】
本篇谈论到到“德”与“言”、“仁”与“勇”的关系。在孔子文化中,“德”与“仁”通常是近义词,“为政以德”通常即“为政以仁”。“德”通常也称为仁德”。“言"与“智”相通,智者多言,言者必有智,智者必有言,智者不失言,一言既出,即知是否为智。
另外,也是“仁”、“智”、“勇”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仁、勇、智,仁是全德之首,“仁德”包含智德、勇德,仁者高于智者,智者高于勇者,也就是说勇不如智,不如仁。仁者比勇者又高出一个等级。
《述而篇第七》有一段对话写了孔子对颜渊和子路的不同态度,也可以看出孔子对仁者与智者境界高低的不同。
这一篇是孔子的道德哲学观,他认为勇敢只是仁德的一个方面,二者不能划等号,所以,仁除了有勇之外,还应具备其他道德修养,从而成为有德之人。
于师而言,同样如此。良好的课堂要有教学前充足的备课研讨工作,还要有课堂上的自我应变能力、同时还需要我们在课后的反思与自省。而不单单是课堂上的随时应变。
同样,学习论语不光是要让自己成为一个仁人,而是能将这些带入自己的生活,带入自己的课堂,带给自己的学生。勇者、智者、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