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映:真正的你,不是你眼中的自己,也不是别人眼中的自己,而是你眼中的别人。~题记
几天前,我和几位同学一起邀请了一位台湾的老师到餐馆包间用餐。包间内有两张大桌,被一块折叠屏风分隔,但并未完全展开。稍后,另一桌也坐满了客人,他们穿着统一的蓝色T恤,像是工服,但logo不认识。
上菜时,我请服务员把我带来的“张一元”花茶泡好,大家边喝茶边聊天。这时,另一桌的一位客人走过来,用汉语问:“你们是中国来的吧?我们听到你们的对话。”我起身回应,说我们是学生,顺便问他们是做什么的。他们说是在当地开工厂,专门做出口日本的设备。聊了几句后,我们各自坐回座位。
我想着一会儿和几个男生端杯酒过去打个招呼就算了。但转念一想,那样诚意差了点,而且有点生硬。于是,我让服务员再拿几只茶杯,给对方每人倒了杯茶。对方很感激我们送的香茶,随后,他们的一位代表过来敬酒,和我们喝了几杯。场面温馨热络,甚至还互加了微信。我们吃到中途,我又带几位男生过去回敬了几杯,气氛愈加融洽,还聊到了相互拜访的事。
后来对方先走了,临走还互相打招呼道别。
大家都觉得这是一次愉快的聚会。同学们还夸我会沟通,处理关系得当。但我却说,其实我不懂什么人情世故,只是想到什么就去做了。这的确是我的真心话。
小时候,我们住在村北。每次去村南家族聚集的地方,有长辈问我叫他啥,我就回答不上来。包括街坊邻里,祖祖辈辈都有些辈份对应,但我就是叫不上来,也不会主动打招呼。
等上了学,除了几个玩得好的,班上的人都认不全。老家的同学往来,仅限于偶尔的同学聚会。红白事的人情往来,从来没有。但自己结婚的时候,好多同学还是来了。
长大后,虽然进入了社会,但人际交往一直是我的短板,甚至有点害怕处理这类关系。有人说,这是因为我的情商不高。我尝试改变自己,也看过一些社交方面的书籍,但始终感到力不从心。
虽然我很少主动去建立新的关系,生活的圈子也很小,但这样也有好处,少了很多麻烦,生活简单清净。随着岁月流逝,我也逐渐摸索出一些自己的处世之道。只是,这些都只是我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并非所谓的“人情世故”。
最近,一位朋友经常带着茶过来聊天,他时常提到一些他处理过的人情世故的事例。我忽然意识到,若我置身其中,可能根本意识不到那些隐含的“人情”。但这次,我不再纠结自己是否情商低,而是开始反思:我为何一直学不会这些技巧?究竟是情商的问题,还是性格的原因?
有人曾要求我“还人情”:我曾帮过你,你也该帮我一下。否则,你就是对不起我。其实,人情这东西,真的很难算得清楚。若把人情都换算成等价物,那就成了买卖,而买卖就不再是人情了。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情义无价”。
想起父母做事,总是怕亏欠别人,投桃报李是他们的习惯。对于陌生人的帮助,他们总是感激不尽,甚至在精神上觉得别人“高看了”自己,于是更加感谢。这或许是他们幼时受过的不公正待遇所导致的。那时他们常常要看人脸色行事,所以后来才会对别人的好如此在意。
或许受此影响,自己总是怕欠人情,不知如何回报,所以尽量不去麻烦别人。但如果我承诺了什么事,我会全力以赴,不计较得失,因为这是我心甘情愿要做的事。
再进一步思考,我为何不学些人情世故的交往之道?或许是因为我太在意“意诚”二字,不愿在内心前伪装自己。
世界是我的一部分,我要对自己真诚。
真诚,或许得不到回报,但可以让人找到安慰。
用真诚的方式,活出自己的从容和姿态。
这样即使不懂人情世故,也可以无愧、无悔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