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试想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在17岁以前从未上过学,TA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答案也许是:底层打工者、捡垃圾的人、小摊贩、农夫/农妇.......但是却有这样一个人在17年没有进过学校的情况下自学考上了杨百翰大学,成为牛津大学的硕士、哈佛大学的博士,并获得现今世界上最难获得的奖学金之一“比尔盖茨奖学金”,现在是美国作家、历史学家,2019年被《时代周刊》评委“年度影响力人物”,这个人就是《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作者塔拉.韦斯特弗。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塔拉的自传体小说,这本书名的原名是《Educated》,也就是教育的意思。“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出自《圣经·诗篇》,原句是“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这句话有两种阐释,一种是“逃离”,一种是“寻找”。既是逃离原生家庭,也是寻找真正的自我。让我们一起先来看看塔拉的故事。
这本书塔拉讲述了她自己34年的经历,这34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黑暗的童年、觉醒的青春期和与自己和解的救赎人生。
一、塔拉的原生家庭和她的童年
在美国爱达荷州的巴克峰,有一个信仰极端的摩门教家庭。父亲认为,“学校是政府的傀儡,而家庭教育则是上帝的宗旨。”母亲一直尊崇,“药是一种特殊的毒,会在余生慢慢腐蚀你。”于是,家里的七个孩子都不去上学,生病、受伤从不就医。而且父亲患有双向认知障碍症,他认为世界末日马上要来临了,所以他们家所有做的事情都是为世界末日的到来做准备,就这就是女主塔拉的原生家庭。
父亲经营着一个垃圾废料场,母亲是草药师兼助产士。她从小就在父亲的废料场帮忙干活,或者跟随母亲制作酊剂和精油。整个童年都是与废铜烂铁和各色草药为伴,暴力血腥也没有缺席。躁郁症父亲不顾她的安危,一次次将她推向废料场危险的轧钢刀;哥哥肖恩则有严重的暴力倾向,常常对她拳打脚踢,还把她的头按进马桶;更让塔拉难受的是,知情的母亲无视她所受的委屈而选择沉默。
父亲的控制、哥哥的暴戾、母亲的隐忍,让塔拉童年生活在巨大的阴影里。
二.觉醒的青春期
难能可贵的是即使在这样一个糟糕的环境中长大的塔拉开始觉醒,她不断的抗争和寻找生活的光。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这是我们大多数人遵循的成长轨迹。但对塔拉来说,是无法想象的另一个世界。她一度认为自己未来会早早结婚生子,继承母亲的工作去做一个助产士。
塔拉在书中写道:“小时候,我等待思想成熟,等待经验积累,等待抉择坚定,等待成为一个成年人的样子。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思考,我的起点是否就是我的终点——一个人初具的雏形是否就是他唯一真实的样貌。”
随着她步入青春期,属于自己内心的声音渐渐苏醒。而哥哥泰勒是照进塔拉生命里的一束光。泰勒通过自学考上了大学,凭借一己之力撬开了厚壁让光透进黑暗之地,指引着她走向教育之路。
“你想过离开吗?”
“外面有一个世界,假如父亲不再向你灌输他的观点,世界看起来就会大不一样。”
于是,天赋极高的塔拉在地下室偷着自学,准备大学入学考试。
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她收获了一个奇迹:杨百翰大学的入学通知书。
三、艰难而撕裂的寻找真正自我的过程
1.新生活带来的强烈冲突。
进入大学后的塔拉就能够开启全新的生活了吗?事情完全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塔拉虽然进入了大学,但是她从小所受的教育和现实的生活的对比给了她强烈的认知冲突,如:生活中的各种小事对她来说都是冲击。她不知道需要跟室友共同承担家务、上完厕所后要洗手这样简单的道理;她觉得那些穿着暴露的女同学不道德;甚至吃个止痛药片都要克服巨大的心理障碍。但是,塔拉慢慢发现,那些穿短裤的女孩子明明善良可爱,止痛药也确实缓解了她的牙疼。无可辩驳的事实让她明白,父母从小的教诲有很多都是错误的。上大学之前,她真的相信父亲所说的世界末日会来临,一夫多妻制是上帝的旨意。
但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塔拉逐渐意识到原生家庭的荒谬与野蛮。
2.与父母的决裂
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历史博士……求学之路愈见光明。她一步一步重塑自己的人生,然而代价是被视为家庭的背叛者,与父母决裂。 在塔拉上杨百焊大学期间她的父亲为了控制自己的女儿,不给她提供上大学的费用,甚至还要她暑假必须帮家里在废料厂工作,否则就将她的东西扔出去,连房间也不必给她留;在申请剑桥大学博士期间,父母曾来学校劝告她,说塔拉无耻地追求人类的知识,如果不回家就坚决不会和她见面;她曾试图与父亲对峙童年所遭受的来自肖恩的暴力,却被指责是自己的臆想;她的母亲曾答应会帮她作证,而后在强势的父亲面前,再次矢口否认;做为同样受害者的姐姐奥黛丽,面对父母的偏袒和肖恩的威胁,决定与塔拉断绝关系;父母甚至告诉所有亲戚:自己的女儿被恶魔附体。这所有的一切让塔拉一度患上心理疾病,在无数个夜晚头痛不绝,梦游到牛津街中央大喊大叫。她被自己从前的生活和新生活割裂成两个人。
一个是活在大山里的乖乖女,被家庭紧紧捆绑,不舍离去;
一个是活在知名学府里的新青年,想要展翅高飞,追逐自我。
3.与自己的和解
故事的结局并没有我们期待的大结局:父母最终接受了她,她依然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与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享受天伦之乐。而是一种我们没有想到的结局来结束小说:“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自己的父母”。
“我不知道分离是否是永久的,我不知道是否有一天我将找到回家的路,但这种分离给我带来了一种平静”。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看到塔拉已经以另外一种方式来解决这个割裂的现实,那就是:与自己和解。塔拉在文中提到“我学会为了我自己而接受自己的决定,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他。因为我需要如此,而不是他罪有应得。这是我爱他的唯一方式。”
可见,塔拉用月自己的和解的方式来实现了自我救赎,因为他意识到:我与父亲的隔阂不仅来自时间与距离,它源于自我的改变。
四、读别人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
1.我要带给孩子一个怎样的原生家庭?
读了塔拉的故事,我深深的感受到塔拉逃离这样一个不正常的原生家庭是多么不容易,同时也在思考作为父母的自己会给孩子带来一个怎样的原生家庭?塔拉的父亲是一个控制型的家长,而且他也没有任何的反思能力,他的精神疾病、偏执将家庭带向了深渊。因此,我的思考是:千万避免自己成为做控制型的家长,那将对于孩子来说是一场灾难。
2.脱离原生家庭的不良影响是可能的
一个家庭的7个孩子,有三个博士毕业,另外四个连高中都没有毕业。可见,虽然家庭环境限制了一个人的人生,但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他们还是有选择的,可以选择摆脱父亲的控制,过另一种人生,自己的人生还是可以有自己决定的,就看自己意志是否坚定。
3.读书是看世界最好的路
塔拉对教育内涵的深刻阐述是:“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它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塔拉能够实现人生的逆袭,除了她自己的觉醒和努力以外,说到底也是她有机会受到教育,才能实现自我的救赎,所以,教育才是看世界最好的路,从而实现自我世界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