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过年的,说些坟啊冢啊的话题,真是太吉利了。好吧,其实我只想说说催婚这件事。
这几天在看《奇葩说》,片头有一句温馨提示:“四十岁以上观众请在90后陪伴下观看。”作为一个刚到三十岁的80后,我很欣慰,因为我既不用被人陪也不用陪别人。
再早几天有一期《锵锵三人行》,也谈到相似的问题:传统社会,知识的更新非常缓慢,于是人越老就越有知识,越多经验,所以长者总是年轻人学习的对象;如今这个时代则刚好相反:各种新鲜事物与观念层出不穷,而年轻人显然更容易接受它们,于是反而是上一代人需要向下一代人学习。
看到这一点,就能解释为什么七大姑八大姨总是那么热衷于催婚催娃了。年轻人的那些玩意儿那些观念,他们好多都不懂。身为长辈的“权威感”既然难以维系,他们就只能拿“结婚生娃”来说事儿了。因为他们自认为在这方面,自己是“过来人”,比年轻人更有经验,更有资格说话。
可是,如今这些所谓“剩男”“剩女”的父母那一代人,真的就比他们的子女更懂爱情、懂婚姻、懂育儿?
夸张一点说,他们中的大部分根本不懂;哪怕说得谨慎一点,他们也绝不比他们的子女懂得更多,根本没有资格唾沫横飞地在小辈面前指点江山。反过来,那些真正婚姻幸福、夫妻感情生活充实的长辈,正因为他们更懂得爱情与婚姻,也就不会参与到这种催婚催娃的大合唱中来。
1949年就有了婚姻法,提倡自由恋爱了,可是几千年的顽固传统哪里是那么容易移易的?且不说那个时代很多夫妻也都是靠长辈按各种标准过滤后相亲才认识的,即使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恋爱的对象,我也不觉得在那个情侣走在路上都羞于牵手、电影里看不到一个拥抱亲吻、言情小说只能以手抄本形式流传、“爱情”这两个字几乎消失在公共视野之中的时代里结合的父母一辈,能对爱情和婚姻有多少深刻准确的理解。
如今被催婚催得最惨的三十来岁的朋友们,他们的父母一辈虽然在恋爱结婚的年纪已经赶上了1980年代,大环境已经开放、自由许多。但中国太大,观念的更新不是打开国门几年时间就能实现的。他们中的很多人,对爱情的体验和理解依然是浅薄而有缺陷的。很多夫妻,表面维持着三四十年的婚姻,但情感交流淡薄、精神生活贫乏,除了搭伙过日子以外,简直形同路人。要说他们比现在的年轻人更懂爱情,谁信?反过来,那些退休以后,经常一起逛街、看电影,时不时一起出去旅游一下的夫妻,有几个会每天扎进广场人堆里去跳广场舞的,又有几个人老是催着亲戚的孩子结婚生娃的?
有人给被催婚的人支招,说最好的回应就是反问那些七大姑八大姨:“您感情生活怎么样啊?”“还有没有性生活啊?”“几天吵一次架啊?”……这些问题看似刻薄,却个个问到点子上。不过,最有份量的反击(当然一般人说不出口)其实就四个字:“你懂个屁!”
对有些人来说,“爱情是婚姻的坟墓”这句话,是成立的。他们在婚前享受了如鱼得水般的热烈爱情,却又无奈地看着爱情被婚姻一天天折磨、死去。
可是,有些人的婚姻,连正经的坟墓都算不上,只是一座座空有其表的衣冠冢,甚至根本就是一座空坟。他们有的是因为无知——根本不知道爱情这东西长啥样;有的是因为“聪明”——爱情有什么用,别整些没用的,“老老实实过日子”才是正途。他们还特别好为人师,告诉你反正爱情都是要死的,还不如早点造个好看的坟。
年轻人,不要上当啊。爱情和婚姻,在如今的中国,是最不需要年轻人向上一代学习的事情。从整个中国的视野来看,年轻人的爱情才刚刚觉醒没多少年。婚姻的种种问题,不是因为婚姻害死了爱情,而是我们还在学习如何去爱,所以才会犯错。哪怕爱情脆弱,至少让它先精彩地活一把。如果你竟然相信那些催婚的说辞,甚至于屈服于那些催婚的压力,那你就向你未必会死于婚姻的爱情提前宣判了死刑——哪怕从博弈论出发,也应该坚持“不爱不婚”才对。
所以,不如让我们心怀同情,给那些催婚者的爱情衣冠冢点上一炷香,再供上点年夜饭吃剩下的酒菜吧。
呜呼哀哉,伏惟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