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昨晚看咪蒙的推文《我不怕先去深渊,我只怕无人声援》,文章提到哈佛大学做过的一项关于“人生幸福”的大型实验,得出结论,真正决定幸福指数的是以下四项:
1.你和父母的关系是否良好;
2.你的婚姻是否稳定;
3.你和孩子是否亲密;
4.除家人以外是否有其他社会支持。
从实验结论不难看出,一个人的幸福指数与其家人有着紧密的联系。
家庭关系、家庭教育等因素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成长。
文章有一条热门评论:
打击式的教育真的并没有让我变得优秀,只是让我更加自卑而已,甚至现在有人夸我我也觉得他是在假惺惺。
这条评论让网友纷纷点赞,我想大多也是因为感同身受吧!
当全世界都恶语相向,我依旧可以奋力前行;全世界都和颜悦色,父母却不断打击,我一定会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这就是来自父母“恶意”的威力。
二
朋友佳佳的20多年都成长在一个充满“恶意”的家庭。
尽管她内心世界及其丰富,也有着一颗冲破禁锢的心,但在人前会习惯性的保持安静与沉默,因为这样才是父母眼中懂事乖巧的孩子,这样才是女孩子应有的“美德”之一。
佳佳有个妹妹,在“只生一个好”的年代里,只因为她不是男孩子,父母有了二胎。
上天也许正是知道她家庭的“重男轻女”恶习,惩罚性的让第二个孩子仍然是女儿。更巧的是,没做过产检、没去医院降临的二胎是个有瑕疵的孩子,如今18岁的妹妹思想行为依旧是5岁的状态。
就这样,长姐如母,长女如长子的生活一直到现在,且将继续。
佳佳说,以后她只生女儿,是儿子也得打掉……
直到有一天,她看到一篇简书文章《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爱与伤》,作者朋友是这样的:
年少时生长于重男轻女的家庭多年,后来她发誓一定不要重男轻女,结果生了一男一女,变成了重女轻男——另一种性别歧视。
佳佳深知自己也走上了“另一种性别歧视”的路,但她无法改变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只能通过“重女轻男”来对父母带给她的恶意做出无声的反抗。
三
经济的改革开放不一定就能带来思想的改革开放,中国根深蒂固几千年封建思想的糟粕有时尤其可怕。而这种思想一旦被父母冠以“亲情”、“孝顺”、“为你好”的名义,看似关心,实则充满“恶意”。
大学同学的父亲有着让人啼笑皆非的理论:
孝顺,要孝就必须“顺”。
同学的大学生活风生水起,学习名列前茅,担任着重要的学生干部职务,寒暑假做感兴趣的社会实践工作……毕业后的打算也很明确,留在读大学的省会城市追求理想。
全世界为她让出一条路的时候,父母却筑起高耸入云的城墙阻断她前行的路。
父母强制性要求回老家考公务员,理论是:
没有稳定的工作,就没有优秀的对象,就没有和谐的家庭,孩子就没有优质的教育……
环环相扣,天衣无缝且充满关怀的安排,实则只是今早归于庸碌的方式。
少年为父母活,青年为配偶活,中年为子女活,老年为孙子活。
这是多么可怕的循环式生命存活方式!
同学说,她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工作,学习,生活,面对孤独,压力与困难,唯一让她痛苦挣扎多年的仅仅是父母日复一日不厌其烦的强行干涉。
她开始认为不回去是背叛父母,回去是背叛自己,她认为自己俨然成为不孝且自私的人,这种罪恶感在她内心刻下了永远无法磨灭的伤痕。
当父母把这种无休止的干涉上升到“伦理道德”的高度,何尝不是一种深深的“恶意”呢!
四
有一期《奇葩大会》,奇葩选手蔡聪提出:
我们总在说让孩子常回家看看,而不是让父母常出去逛逛。
一瞬间,我茅塞顿开……
让子女常回家看看的父母把所有的生活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渐渐失去人作为独立个体应有的精神追求。不可否认,有部分父母因健康等原因没办法出去逛逛,但个人认为,这并能成为把对生活的期望值全部押注在子女身上的理由。
我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父母的:
女儿要出嫁,儿子才是家庭的核心;年轻时受了苦渴望稳定,于是逼迫子女考公务员;闲来无事了无生趣,便张罗七大姑八大姨操心子女婚事……
子女还没开始判断,父母就为其作出最优选择,还义正言辞的说:不听我们的你总有一天会后悔。
人生还没有真正去经历,竟先体会到来自父母善意满满的“前车之鉴”,这样的父母,这样的家庭,该多么无可赖何。
世界上有幸福美好的家庭关系,一定就有些与此背道而驰的家庭关系,我们一生都在追求喜乐静好,来自父母的“恶意”已然如此,那就从现在开始让自己成为充满“善意”的人,让自己的下一代不深陷来自父母“恶意”的泥潭无法自拔!
青回音:一个信仰文字的少女。
很久没写文了,最近较关注家庭关系这一话题,希望我的文字能引发思考,希望你有和谐且美好的家庭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