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有一种说法,“文如其人”,也就是一个人的人格怎样,从他的“文格”就能看出来。“文如其人”的说法很早就有,如汉代杨雄在《法言·问神》中就曾说:“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也就是从人所说的话,所写的文章,能看出一个人到底是“君子”还是“小人”。
除了“文如其人”,我还见到过各种各样以外物之“格”来推断“人格”的做法,如“字如其人”、“画如其人”、“衣品见人品”等等。后几种就不展开讨论了,我就从写作的角度来谈谈是否可以从“文格”来推断出一个人的“人格”。
人格可以伪装,文格亦然
在前面的文章里我曾写过,写作的基本逻辑是一个输入、加工、输出的完整链条。关于如何输入以及如何输出,都有不计其数的方法论可供参考。唯独在加工环节,却是一个“黑箱”。即便输入的是同样的素材,不同的人输出并不同,就像相同的食材,不同的人来做,最终的菜品味道各异。
这个“黑箱”给了人们很大的猜测空间。“黑箱”里到底有什么?有人猜测是天赋。“黑箱”里面天赋高的人,写作水平就高,反之亦然;有人猜测是“认知水平”。认知水平高的人,写作就有深度,反之则很浅显;有人猜测是“人格”。也就是说,我们加工素材的方式会受到我们“人格”的影响,最终的作品也一定如实反应我们的人格。
然而,这几种猜测都有一定的不合理之处。对于“天赋”,实际上,天赋并非写作水平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只要有正确的练习方式和持续的努力,纵使天赋一般,也能写出好文章;从文章水平来推断作者“认真水平”也不靠谱。我所知道的一些作者,只不过是看了几本某领域的专业书,就以该领域的“专家”的身份自居,开知识付费课程。很难说他们的文章就是他们认知水平的真实体现,因为一定程度上,他们不过是一个传声筒。
从“文格”推断“人格”同样站不住脚。钱锺书先生就认为,人格可以矫饰,文格同样可以。正直的人,文章可能也会有“邪气”;而邪人也能写出非常正直的文章。所以,在我看来,从文章来推断作者,很可能会使我们得出错误的结论。
独立思考,看文不看人
“文如其人”的一个必要前提是写作者客观如实记录自己心中所想。但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大家往往并不这样。不是谁都有意愿和勇气来进行自我坦露——这是我认为卢梭的《忏悔录》是了不起的作品的原因。
在今天的自媒体环境下,自我包装和对读者投其所好更容易获得读者的关注。这造成了两个结果:第一,流量不能客观反映作者的真实水平,如有的比较水的作者同样能获得较大的流量关注;第二,作品质量不能客观反应作者的真实水平。以咪蒙为例,我不止一次撰文批评她刻意挑动公众情绪,但我从未怀疑过她的写作能力。在纸媒浸淫了多年的她,写作水平要高出你我许多。她曾发表在《独唱团》上的《好疼的金圣叹》一文我曾反复研读。但在自媒体时代,为了让粉丝基数尽可能扩大,她只好不断投喂适合公众口味的内容,文章成了喂养读者的工具,而非自我表达的出口。
作为创作者,是否应该直面对自己的内心?是否应该真实一点,勇敢自我坦露?我自己可以做到直面自己的内心,但做不到勇敢自我坦露,所以我不能鼓励你去那样做。自己未能践行之理,未能做到之事,是没有理由要求别人去做到的。
作为读者,你应如何来看待一篇文章?我希望你“看文不看人”,就只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判。当然,我们可以推测作者的创作动机和创作背景,但不能单就作品来判定作者的好坏。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当你做到”看文不看人“时,请相信,你一定会成功避开很多过度包装的作者的注水文章,也能意外发现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内容。在简书这个平台,尤其如此。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