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是近些年来难得的国产高分好剧,特别是江德福和安杰相濡以沫几十年的故事,更是被人羡慕。男性观众多羡慕江德福“大老粗”配“白富美”,女性观众则羡慕安杰能有一直爱她、宠爱她的丈夫,使她免于世事烦扰,一直“衣食无忧,精神愉悦”。
江德福最初为啥喜欢安杰?原因很简单,因为安杰美丽、不同。特别是安杰的成长环境和受过的文化教育,更使得她脱颖而出,成为让江德福向往的那道白月光。
在遇到安杰之前,江德福遇到的女性多是大字不识一个、只知道干活的农村妇女。安杰的出现,无疑是仙女下凡,满足了他对于女性所有美好的幻想。江德福曾对安杰进行过概括:“勤劳不勇敢,任劳不任怨,美丽不善良”。安杰的言行举止,让他新奇和自愧不如;安杰的娇气、骄傲、任性,则让他生出了保护欲。
江德福一直觉得自己配不上安杰,娶到安杰是赚了大便宜,所以他竭尽所能对她好,讨她欢喜,爱她,宠她,让她即便年老,仍然保留着孩子一样的纯真、不受世俗污染。
安杰无疑是整部剧里最幸运的女性。她的美丽、她的文化背景、她的气质是她幸运的重要因素。除江德福外,邻居老丁、画家夏老师亦对她表示出了一定的欣赏和爱慕,特别是老丁一直爱慕着安杰,即便被安杰犀利的言语贬得无地自容,却对她心服口服,感叹江德福“这个老婆算是娶对了。”
除了安杰外,《父母爱情》里还存在着这样的女性——她们出身农村,没有文化,举止粗俗,却勤劳能干、朴实善良,这集中体现在江德华和她的两个好友王秀娥和张桂英身上。
王秀娥和张桂英身上有很多相似点:出身农村的军官太太,行为粗俗、没有文化,热衷家长里短却朴实善良;作为包办婚姻的产物,虽任劳任怨、勤劳能干却得不到来自丈夫的尊重和爱,最后都早死,没有好的下场。
王秀娥的一句话曾道出了其委屈:“俺都快累死了,你的心哪儿去了?”却也不得不坚持:“反正俺就是不离婚。”
王秀娥的死像是飞蛾扑火般的最后挣扎,待有了三个儿子后,她原本可以不用在一个不年轻的年龄再生孩子的。对于这些女人而言,孩子像是自己和丈夫的感情维系,为他绵延香火,通过孩子获得丈夫的一丝疼爱和怜悯。
王秀娥是难产死的,与其说她大意,不如说她从来没有那么爱惜自己过。王秀娥与安杰的第一次见面,不小心摔倒后,反复说着:“没那么娇贵,没那么娇贵。”穷日子让她不曾娇贵,而丈夫也不曾娇宠过她。
她与老丁的几次对话,多次提到了“打”,“恁打,恁打……”虽然老丁一直以一个较为正面的形象出现,也不曾出现过老丁真打王秀娥的画面。但王秀娥的这些潜台词也暴露出了夫妻生活并不是那么和谐。
老丁对婚姻的苦闷来自于自己对一个有文化妻子的向往和艳羡,特别是文化上还不如自己的战友兼邻居有了个才貌双全的妻子后,老丁的苦闷愈加深重。王秀娥的苦闷则是任劳任怨,却不曾被理解和珍爱。不同于江德华的大大咧咧,王秀娥是极其精明和敏感的,她知道老丁的“花花肠子”,为自己自卑,也对自己和老丁的无爱婚姻充满了危机感……所以她多次吃安杰的醋,多次想办法让安杰尽快去随军。
王秀娥与安杰的第一次见面,不小心从椅子上摔到地上;与安杰的最后一次见面,同样以摔倒告终。这像是王秀娥一生的一个隐喻,尽管令人不快。
与王秀娥一样,张桂英的生活也是不停地干活,忙这儿忙哪儿,而这些在她们的丈夫看来却是理所应当的。老丁对王秀娥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老爷们说话,你听啥”;“做饭去”……张桂英的有力气在王政委看来不过是必须的技能,一方面自己对家务活不闻不问,另一方面却鄙视:“女人,要那么多力气干嘛?”
王政委老年对葛老师表现出柔情和爱护,但是对发妻张桂英,却是始终的冷漠。张桂英生活的温暖,主要来自于儿子和好朋友江德华。
不同于王秀娥,张桂英在农村时曾做过妇女干部,有一定的胆识和魄力。如果说王秀娥对安杰还有那么一丝坏心,嫉妒和在江德华面前煽风点火的话,张桂英的态度则要坦然随和很多。她虽然对安杰一院子的好衣服和各种各样的杯子发出“俺那个娘来”的感慨,但她对安杰的帮助是真心实意的。
当安杰挑水出洋相又气又恼时,是张桂英赶走了看热闹的孩子们,并给她挑了满满一缸水;安杰生双胞胎坐月子,江德华不敢杀鸡,张桂英帮着杀鸡,清洗,宛如给自家人出力一样;江德华向其讲述安杰烧报纸的笑话时,张桂英能体恤安杰的可怜和对父母的思念,主动叫着她一起……
对待葛老师,张桂英欣赏和喜爱,多次夸葛老师漂亮。她不曾想到,这样一个看似人畜无害,高不成低不就的老姑娘,会在自己死后不久,就与自己的丈夫勾搭在一起,并顶替了自己的位置。
对待德华,张桂英也是十分尽心尽力。她看透德华看似衣食无忧大大咧咧下的孤独和无助:“德华今年也有四十了吧……你们家再好,终归也不是她自己家呀。你是有儿有女,你看看人家德华有啥呀?”为了德华能嫁给她心仪的老丁,张桂英和安杰恳谈,和德华一起去会那个吴医助,甚至为此废掉一颗好牙。她与丈夫很少沟通,或者说她丈夫很少愿意听她唠叨。为了德华,她打电话给当政委的丈夫,并让其出面阻拦老丁和别人结婚。王政委当时展露出难得的笑容,那时他应该也是对葛老师有觊觎之心了吧,只是迫于自己的身份和家庭不便于展现。王政委提升后,张桂英随其离开,她念念不忘的是德华。而这一别,这对好朋友再也没能再见。
最让人难以接受和感到寒心的是,张桂英尸骨未寒,王政委就跑回岛上计划着让葛老师续弦。晚年的葛老师过上了她梦寐以求的生活,住着大房子,悠闲地练着剑,敷着黄瓜面膜,喝着用咖啡豆磨好的咖啡……而这一切原本是属于张桂英的,她再也没能看到自己唯一的儿子当上了大学教授,再也没能看到儿子和自己从小喜欢的亚菲结婚,再也没能和好友德华聚在一起,做做家务,聊聊家常……
与张桂英的名字极其相似的,是江德福的前妻张桂兰,甚至连江德华也一度搞错。倘若没有离婚,她的下场估计也跟王秀娥和张桂英类似吧,在无爱的婚姻里郁郁寡欢,直到死去……江德福带着老婆孩子衣锦还乡时,仅比他大几岁的张桂英俨然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妇人,看上去像比江大着十几岁一样。江卫民向江亚菲解释说:“农村人,显老。”重要的还是,张桂兰过得并不幸福,甚至艰难吧。与江德福离婚后,她也曾改嫁,并生了一个儿子(燕凤的丈夫)。她与丈夫的婚姻,江昌义曾对德华讲过:“俺那个爹对俺不好,俺娘气不过,就把一切告诉俺了。”寥寥几句,却也描述了这个将就,并不幸福的婚姻。一个二婚,带着孩子的女人,在保守贫穷的乡下,日子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江昌义处心积虑,在全剧算得上最令人厌恶的角色了。在真相大白后,老丁曾问他:“你母亲同意你这样做吗?”江昌义说:“不,她不同意……”张桂兰虽因与江德福二哥通奸被钉上了“耻辱柱”,却并非大家想得那样不堪。
她与江德福二哥的通奸,似乎很容易让人将其与放荡,不守妇道相连。但放在当时的背景下,江德福出去当兵多年生死未卜,与其说张桂兰耐不住寂寞,不如说她是在寻求一份慰藉和支撑。江德福对她没有爱和承诺,否则也不会结婚多年,连碰也不会碰她。
江德福离婚后,几十年都没有再回来过。他成为威风凛凛的司令,有着漂亮的妻子,成群的儿女和幸福的生活。他们终是在不同的路上渐行渐远,再也没有交集。
她对他终还是有爱的吧,所以在江德福回乡时,她颤颤巍巍地想再见他一面:“想看看你三叔变成什么模样了。”只是,知道她“不光彩历史”的儿子拦下了她,也是为了保全她的体面和尊严吧。
发动的汽车,送行的人群,她在山坡上破旧的小屋门前目送他的离开,较之围在人群中间热闹的他,她是那样地孤独和落寞。在妻女半开玩笑地挑唆中,江德福冷酷又决绝地拒绝看一眼张桂兰。他对她还是有气有怨的吧,但这气和怨不来自爱,只是伤害了他作为男人的尊严,并将自己与兄弟反目成仇的原因归咎于她。他可以原谅二哥,原谅江昌义,却唯独不能也不想原谅她。当晚,江德福在下榻的旅店生了一场急病,妻子和孩子都认为:“你爸是水土不服,肠胃已经不适应家乡的饭菜了。”但我认为,这场急病里,也与张桂兰和与她有关的那连串不愉快的回忆有关。梦回当年,当时是穷小子的江德福是否也对正值妙龄的张桂兰有过一丝温情呢?
往事不要再提了吧,毕竟三十岁以后的江德福是那样的幸福和满足。
温情脉脉的父母爱情背后,也有着一群被忽视的女人们的心酸和泪水。她们也许并不知道爱情是什么,也会在孤独和绝望的时刻憧憬着丈夫的一丝疼爱和柔情,成为大样二样三样四样眼中的“父母爱情” ,王海洋眼中的“父母爱情”,亦或是江昌义眼里的“父母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