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朋友去巴厘岛玩了几天,按理说早该回来了,可一直没消息。后来问她为啥不贴图。
她说:如果亲友过得不如意,我就不太想显示自己的幸福。
她玲珑剔透,善解人意,不想让亲友为此黯然伤神;她亦有自己的难处,我当然懂。但这句话透露出的另一个信息,却让我难过不已。
我仿佛听她在说:亲友过得不如意,我也就不配拥有幸福。
后面还有一句潜台词:我需要为亲友的幸福负责。
不知是否有我自己的投射?
大概来自于多年的亲身体会。
2
我是我们生产队里第一个上大学的女孩子。这么说不是因为我学习有多好,而是绝大多数女孩都没有机会读完初中。和我同班的小D,学习也不错,刚上完高一便被父母拽回家种地。
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那里重男轻女的思想还很重。
而我家条件还不如小D家。
为了供我和弟弟读书,哥初中毕业后就自动放弃了上学的机会外出打工。父母则想尽办法开源节流,在黄河边开垦出更多的地。在乡邻的不解和嘲讽中,他们顶着压力坚持供我读书。那时候,村头路边经常有人用聊天打发农暇的日子,而父母却几乎没有闲时。
印象最深的是大二的那个年三十,天寒地冻,别人都已干干净净地窝在温暖的屋里,欢欢喜喜地准备过年了,唯有我们家还在地里忙碌。那天,天气阴沉,寒风刺骨,铁锹扬起浑黄的尘土漫天飞扬,我从灰头土脸的弟弟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样子……
最忙的夏天,因为地多,父母经常晚上九、十点才回到家,等他们吃完饭,妈已经得连锅碗都没力气洗就昏睡了过去……
就这样,父母辛苦劳作换回的是连年的丰收和别人的艳羡。可每年卖完粮食,很大一部分收成又变成了我昂贵的学费……
记得有一次给我汇完钱,爹开玩笑说:你又拉走了一辆摩托车。
离家后的十多年里,我一直心存深深的歉疚:正因为我,父母和哥哥才会这么辛苦,妈的身体才会这么糟糕;我觉得父母把我当儿子养,我就要尽一个儿子应尽的责任,让父母亲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换句话说:我是女孩,所以不配让父母供我读书;他们不幸福,我就不配拥有幸福(这个剧本,很多年后才被我看清)。
但这种责任感并没有让父母过得幸福,反而使彼此都很沉重。
妈往往跟我聊起一些家事,只是为了倾诉,可我总会深深卷入,情绪起伏很大。不仅没能安慰到她,反而是她看到我难过的样子转而安抚我……
从小到大,我们兄妹三人很少聊天……
表面上看,我和家人亲情深厚,但离家在外,却似乎比别人更少地主动打电话。
3
这样别扭地过了好多年,直到有了孩子,在个人成长课又生出了比较敏锐的觉察力,我才渐渐懂得:损伤我和家人关系的,正是那种深深的内疚感,以及我投射到父母身上的付出感。
付出感隐含的“牺牲精神”,埋藏着怨恨的种子;而内疚感则导致被迫的补偿心理。可是,补偿永远也填补不了付出感的空洞。怨恨滋生怨恨,关系因而遭到破坏。
孩子的到来,让我看到:
我生下他们,并为之所做的一切,初衷不见得有多么无私多么伟大,反而更多是出于自己的需要。这是我自己的选择,就要为之负责。
我是如此,父母亦然。
因为这样的觉知,便从父母养育我的过程中剥离掉了我投射出的付出感。而付出感往往对应内疚感,它们总是共生。也就是说,在父母付出感严重的家庭,孩子相应的内疚感也会更多。
那么,无论父母的付出感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我投射出去的,当我看清养育孩子之于父母的意义后,这种付出感就消失了。因而,它对应的另一端——内疚感也就不见了——我不再认为是我造成了父母家人的不幸。
孩子不欠我们,我们也不欠父母。父母、我和我的孩子,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同样,在其他关系中,如果有人对你说“为了你,我……”,你应该清楚,对方无论为你做过什么,本质上都是为他自己而做。这是他主动选择的结果。所以,你不必内疚。
4
有人会问:划清了界限,我们会不会变得冷酷无情?会不会借此逃脱为别人应付的责任?
——当然不会。
一旦我们带着清明的觉察,从彼此的关系中剥离出付出感与内疚感后,就会自行退回到自己应守的界限内。
拉开了距离,才能看清父母在养育我们过程中那份纯粹无私、明亮温暖的爱,它是建构我们人生信念的基石,是浇筑我们稳定内核的基础,也是我们勇敢无畏地面对困难的力量源泉。这一美妙的过程,在《头脑特工队》中有着形象生动的表达:在莱莉头脑的控制中心,有一个核心记忆区,为它输送金色记忆球的,全是父母与孩子共度的快乐时光。
事实上,
促使我们发自内心去“回报”亲友的,不是他们为我们做过的事情,而正是这份爱的能量向他们顺畅流动的结果
。
几年以来,我与家人之间的关系不仅没有疏远,反而更亲密了。
每次和家人谈心,无论对方的经历有多么悲惨,心情有多么糟糕,大多数时候,我都不会无原则的卷入,保持的这份客观与冷静,反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倾听,共情而不盲从,同理而不误导,从而真正帮到了对方。
每次和妈长聊完,她都会感叹:我的话对她太有帮助了!心理学太有用了!
我会和弟弟聊深层次的话题,这在以前根本不可能;
我还会和哥酣畅淋漓地吐槽爹的诸多毛病,直到把手机打爆;
如果有机会为家人做点事,我也不再有压力与负担,不再去计较自己补偿与回报了多少,只是满心地想为他们做点什么,简单、轻松、直接,明了。
……
5
所以,亲爱的,你真的不需要为他人的幸福负责。
不需要为父母的幸福负责,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投入你的情感即可;
不需要为伴侣的幸福负责,你们的未来一起去打造;
也不需要为孩子的幸福负责,他有规划自己未来的权利和责任,你无权剥夺。
你能做的,只是为自己而活,负百分百的责任,全心全意,过好自己。
因为,一旦你好了,你走到哪儿,就会好到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