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养字,书以载道。通知变,变则通,“ 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字有生熟,书辨杂纯 。为变而变,不如不变 。不变而变,则可大变 。
字到熟时方求生,不是每个书法人都能求生 。写到生时自然熟,熟后又生,如此往复螺旋上升,乃是学问、思想、境界、心性、审美、才情等,诸因素的自然之果 。熟帖写生 ,生帖写熟,熟不一定能生巧( 妙参其他碑帖而不露痕迹者,为之善学,为之大巧 ),熟到极处便入俗品 。苏东坡先生早已有言,“ 书如佳酒不宜酣 ”, 酣 者,酒乐也。然酣熟 、酣俗 、媚俗,则不取。先贤黄山谷曾言 : “ 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
书到熟时,欲之味浓,必有多味,多味才能细品,多味不是杂味,是味纯(多样统一);是味淡( 是尝尽酸甜苦辣后的本味,是碑临千家 后的归真味),多味不是机械简单堆砌其他碑帖之味 。熟帖欲写生者,如无求生之本领,就老老实实守一辈子古人法帖,在世时也能留个不错的写手之名。其实,书法人能有个虚名也相当不容易 ,很多书法人都是匆匆过客 ,当今很多书法人不就是这么写字的吗 ?
一切艺之高境,并非在艺之本身,都在艺外。谁人敢言把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米芾…… 写像了?说像都是“蜡像”。可能多数书法人,穷其一生也是皮相,呜呼!
字不论生熟,味不管浓 淡,最终都要回归本味,才是自己的真味 ,自观字在,字观自在,书之三味矣!
戊戌霜降后一日,新野人随笔于重庆【归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