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年,街里的人来去如织,来来往往购买串亲戚的礼物,我们姐妹约好了一起去妈妈家相聚,一进门,就闻到一股饭菜的香味,味蕾条件反射的涌出一股口水来,儿时的感觉温馨而来,沉稳,踏实,妈妈的味道,熟悉的味道,没吃饭,就醉了。
小时候,最喜欢吃妈妈做的菜了,但妈妈的菜却是那么稀罕,只有客人来的时候,才可以尝到。最盼望的是客人走后,剩下盘子底儿,就是我们这些孩子的福音,总是在心里祷告,客人少吃点儿,给我们多留点儿,因为少,总觉得每次吃来回味无穷。后来年龄稍大,懂得了压抑自己,稍作收敛,但还是看见客人坐上桌时,暗暗流口水。
记得哥哥刚订婚的时候,新嫂子来我家走亲戚,妈妈做了满满一桌子菜来招待她。当时我十一岁,妹妹八岁,正是嘴馋的年龄,看到妈妈做的一桌饭菜,早已垂涎欲滴了。红烧肉,香味扑鼻,色味俱全;炸鸡块儿,孜然的味道,鲜嫩可口;就是一盘简单的莲菜花生米,都觉得生脆清凉,酸甜香辣。妈妈一边装盘儿,我一边伸手捏了尝尝,妈妈总是瞪我,伸手去打我的手,好不容易等到客人来齐,我和妹妹也坐上了桌。新嫂子第一天来我家,矜持羞涩,我们却胃口大开,频频举筷。妈妈想阻止我们又不好开口,只好在桌子底下踢我们的脚,现在想来就好笑,当时的我们是多么渴望能大快朵颐一饱口福啊!
后来长大离开家,吃不惯学校的饭菜,玉米糁总是熬不出香甜丝滑的味道,食堂的菜总是非辣即咸,面条也蠕蠕软软没有口感,开始几天还行,后来的日子非常难熬,肚子里的馋虫总是被勾的难以安生,在学校往往撑不到一个月,非要回家一趟一饱口欲之福。回到家以后,妈妈总想尽办法做出我喜欢吃的饭菜来,吃的肚子圆圆,再也不想离家回到学校。
后来结了婚,和婆婆一口锅里吃饭,总是想起妈妈做的饭菜。尤其是肉馅的饺子,吃一口满嘴留香,回味无穷。而婆婆也做了一辈子的饭菜,过了磨合期,渐渐熟悉起来,即使一碗简简单单的面条,也搭配的色香味俱佳,极能勾起食欲了。
今天,妈妈精心准备了一桌饭菜,姐妹们围着饭桌,讨论每一道菜的做法,以及小时候的馋瘾,听着妈妈絮絮叨叨的说一些家长里短,看着略带醉意的老父亲啰啰嗦嗦地聊一些小事,仿佛又回到了儿时,忘了时光,忘了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