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作品,几乎无人不晓。但如果说起先生的另一个头衔:音乐教育家,你可能就不一定听说过了。
最初学西画时,丰子恺先生师从的是李叔同,也就是著名的弘一法师,而李叔同不仅是一名画家、书法家,同时还是一位非常著名的音乐家及教育家,他创作的那首校园歌曲《送别》家喻户晓,至今都广为流传。
受李叔同影响,丰子恺先生不仅通晓中西方音乐史,对音乐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认知与感悟。
他说:"上音乐课 — 唱歌 — 比上别的课更为可亲,音乐教室里的空气比别处的空气更为温暖,即此一点,已可窥见音乐与人生关系的深切。
艺术对于人心都有很大的感化力。音乐为最微妙而神秘的艺术,故其对人生的潜移默化之力也最大。"
昨晚,临摹了丰子恺先生的一组漫画,其中《村学校的音乐课》是我觉得最与众不同的一幅。其与众不同之处即在于画中的每个人都只有嘴巴和耳朵,却没有眼睛、眉毛和鼻子,因为在丰子恺先生看来,音乐课最重要的是唱和听,所以只要带上自己的嘴巴和耳朵就可以了
这幅画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画中的环境虽然极其简陋,教室中既没有钢琴,也没有风琴,老师手中只有一把二胡,但每个学生都唱得那么认真、投入,那么忘乎所以,这足以能够想象孩子们有多么喜欢上音乐课,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论证了丰子恺先生谈论音乐及音乐课的那段文字,概括得有多么的准确与贴切了。
除了这幅《村学校的音乐课》,我还临摹了丰子恺先生的另外几幅画。临摹过程中,感觉先生的漫画有如下几个特点。
1.
其漫画的笔触与风格与传统水墨画的意境非常接近;
2.
画的主题内容趋于生活化,且趣味性较强。
比如下面这两张就都是描述炎炎夏日中的一些生活常态的画面。
3.
画中每个人物的五官表情看上去都基本一致,画起来比较简单。但越是简单的画面,往往越容易引发观赏者的无限遐想,并且更趋向于主观化的理解。换言之,每个观赏者看这幅画时的内心独白都将会有所不同。
4. 笔法简约、神韵独到
先生的很多作品往往只需寥寥几笔即可勾勒出来,但正是这几笔却足以窥见先生的不凡功底。虽然我临摹了先生的作品,但却自认为缺少了原先作品中那种无法复制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