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文字开始流于简化和戏谑。一个词汇倘若能调动更多情绪,那不管它的结构形式如何,我们都争相使用。
现在的网络热词用语大都生命力短暂。它们形式简单,含义浅薄,但通常伴随着某种社会现象而来,能够调动起最多的情绪。
然而热词迭代的速度并不比它消亡的速度缓慢。我们流连于这种看似轻松,语言“简练”的表达之中。慢慢的,发现很难再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汇来表达当下真挚的心境了。
《文心》是一本我们在初中就应该读的书。作者是夏丐尊和叶圣陶,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作家。
两位老先生并没有匠气十足地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去读,怎么去写,怎样对待语言。他们用一个个发生在学堂里的故事,告诉我们几千年的中国语言传承到了我们这里,要如何去学习,如何去使用。
好的文字离不开传承。我们需要去阅读。中国文化发展至今,有了非常成熟的文字体系,有足够多,足够合适的文字来表达内心所思所想。前人将语言精雕细琢,使得字字珠玑。我们不去阅读,便难以为往圣继绝学。
两位老先生列举了中国文化的传统书籍,同时也介绍了外国的作品。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去汲取文化营养,如此语言才不致七零八落。
我们倘若沉溺网络小说和短语,那便很难发展自己的认知和想象。这类文字通常流于表面,难以给人遐想空间,缺乏能深入思索的结构。而对于文字来说,最重要的难道不就是想象力吗?
我们在某段文字中,能够感受到某种非同一般的情境或是心绪。它不因我们感受过而显得寡淡。相反,随着年复一年,我们能从中咂摸出更具深意的感受来。这种想象和感受不正是我们在文字中所希求的吗?
而这些是网络环境下的造物所不具备的。
老先生说倘若无法在文字中去想象,体味其中的意蕴,念出声来不成一器,那便是要不得的文字,终于是玩意儿,文字把戏罢了。
很难想象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我们能表达出有力量,有美的语言来。
文字表达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在用通讯软件与人聊天时,或是发布社交平台动态时,我们都在用文字进行着表达。
我们花一个小时精心P好几张图片,然而需要编写文字时却一筹莫展,转而去网络上搜“有意思的朋友圈文案”。
老先生说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我们或多或少都有创作的欲望。小到朋友圈一条文案,大到一部文学作品。这都需要我们不断去打磨自己的文字,去斟酌词句,去必要删改,以求传达出我们内心的所感所想,所喷涌的某种思想。
我们在创作着文字语言。反过来,它们也在塑造着我们。
那么当下的语言是在如何塑造着我们呢?是的。它正在让我们倾向于庸俗和肤浅。
老先生让我们别去说什么美丽呀,悲痛呀,有趣呀。这些词用上一百回也没用。都是空洞的形容,对别人没什么感染力。必须把怎样美丽,怎样悲痛,怎样有趣,用真实的印象描写出来,人家才会感到美丽,悲痛,和有趣。
这将语言表达指向我们自身。是的,别再说人云亦云的空话。这一切,你的感受如何?你的想法如何?用你的话,表达出来。
或许这会有许多语病,不见得多出色。但都是你的真情实感,都是你思想的凝聚,它们因而有了生命力。网络短语在此显得喧闹和轻薄。
我们需要这样去做。慢慢地,找回语感,找到文字组合的音律,用这种方式去引导出内心最真挚的事物。
在文字表达中,我们凝聚某个片刻,将它放大,或成为一首诗,或一篇文章,抑或一部文学作品。我们得以拥有某种“神权”,细细审视它的纹理,将它变形,按照我们的意愿塑造成某种模样——在时间长河中早已流逝的那个“片刻”,因这“神来之手”而重放光彩,得以长存。
许多伟大作品或隽永的诗文不正是由此而来吗?而这种充满凝聚的表达,需要我们去继承文化传统,需要我们去用心感受,斟词酌句。
中国青年报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调查,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了。受访者认为年轻人语言贫乏的表现是基本不会说诗句(61.9%)和不会用复杂的修辞手法(57.6%)。
网友说如果把“笑死”,“救命”,“好喜欢”,“永远滴神”剔除自己的词典,那么他将失去说话这项功能。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对于万事万物我们都有着精妙的形容描述。发展至今,我们却慢慢丧失了对事物的表达能力。
那么,一昧沉湎于轻松戏谑的文字洪流中,我们最终又将到达怎样的彼岸呢?会不会我们一再精心于句子的诙谐和热度,而逐渐对美的文字不屑一顾?总有新词换旧词。
世界文化底蕴最深刻的国度,有着几千年的汉字文化之美,如今我们整日挂在嘴上的却是“yyds”“bt”“夺笋”之语,不免让人喟然长叹。
在互联网高度发展,一切都极其便利,表达也轻松随意的今天,我们不免受到影响。但我们应当对此保持理智,不让这些网络语言来塑造我们,甚至禁锢我们。在根本处,我们始终是有着优美的中国文字传承的人。
或许重拾起这一切会让人感到无力的沮丧。但至少可以先从一部《文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