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买菜阵地是叮咚买菜,菜品质量不错、价格合理、送货免费且非常快,于是我基本上保持在一到两天买一次的频率。习惯了这个频率之后,就不愿意再像以前一样在冰箱里一下子屯好几天的菜了——目前的状态是,没有存货。
但连着两次在叮咚上买的某种冷冻食品有点问题——算不上什么大问题,明显没有解冻过,但是煮过之后的东西我觉得有一点点不正常的味道,而只有我觉得别人并不觉得;于是今天想起买的时候,决定去家乐福买个同样的东西验证一下。我也很久没去家乐福了,如果说“从家乐福买”,那就是“用饿了么从家乐福订货”。
订了一堆东西,过了一会儿家乐福的工作人员打电话过来,问:油桃没有了是否可以换成荔枝——这是我不太喜欢从家乐福买的一个原因之一,几乎每次都会有至少一种东西能够下单但实际上没有——我同意了。想着这两个东西价钱差一倍,一斤油桃也不知道可以换成几颗荔枝。
然而货到的时候却发现荔枝看起来很不错,并且分量很不少,称了下,居然有一斤还多半两。第一反应是:家乐福的荔枝居然和油桃一个价格(6.9),和叮咚买菜(14.9)居然差那么多!难道以后买个什么的还要到处比价么?第二反应,接着去查了下家乐福的荔枝价格。然后发现,事实上家乐福的荔枝比油桃贵得多(16.9),比叮咚还贵!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它要换一件更贵的东西给我(不另外收费),在我已经说了给我同样价格的东西就好的情况下?
想来想去,觉得应该是这家家乐福估计是想通过饿了么扩大它的销售额,并且在网上销售这块增强火力。目前的状况是这样的:
1.因为本地没有菜场,因此家乐福在生鲜这块的竞争对手一直是其它生鲜超市。但是近期叮咚买菜在这边起来了,之后一两个月盒马鲜生也马上要开始营业了。生鲜的竞争局面相当不利。而非生鲜类的,网上超市之类的也都是竞争对手并且更为方便。
2.家乐福上海有一个APP,品类齐全但是次日送达,统一从一个地点发货——这个就跟这家店没什么关系;并且,如果是次日达的话,我会选(估计大部分人都差不多)天猫超市或者京东。而如果想从次日达改成外卖的速度,对于家乐福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代表着从零售行业转为物流行业。
3.于是本地的家乐福只剩下饿了么这个渠道,而这个渠道对于产品类别多的商家,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即时维护准确的库存,明显目前商家可销售品目和饿了么上的项目并不实时匹配。所以缺货产生电话沟通这件事,目前是没有最终解决方式的。
4.一两个月前家乐福在饿了么上没有任何优惠政策,而这一次开始满49减5元运费,满70减12。商家开始意识到客户没有稳定性,并且也不是随机的。
然后,我觉得它会成功么?
成功的定义如果只是活下去,那么开辟一个新的成本不大的销售渠道当然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如果想要恢复往日的荣耀,那么靠饿了么这个外卖平台显然是不够的。但无论如何,坐在原地已经是不行的了。其实又何止是商超,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里,我们仿佛都已无法站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