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双十一刚刚过去,我想着不少人应该又在“剁手节”痛痛快快地做了一把千手观音,说起这个节日,我是没什么参与感的,整个节日就买了一本书。只买一本书是因为囤书很多,而自己看书又慢,所以我特别佩服那些一年读一百多本书的人。
曾经有人问秋叶大叔你哪里有时间读那么多书?他回答说,挤出时间读书并不是问题,这是读书态度的问题。对于不爱读书的人而言,你把这个问题换成“你哪里有那么多时间打游戏、打麻将、谈恋爱、逛淘宝、做头发”,其实本质是一样的。
我们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就看你把事情用在什么地方,如果别人不让你看书你还跟别人急,就算你看书再慢,看书时间再少,我觉得看书的数量也是有保障的。今天我们就谈读书,分别是选书,读书,写作三个部分。
1选书
看书的第一件事肯定是找书来看,而找书这件事也是一种能力。现在市面上的书花样繁多,大部分翻过以后基本上并无用处,所以真正值得我们花时间细细品读的书并不多,如果把看书当作消遣还好,如果真的想从中获取学问,花时间研究许久,发现书的质量并不高,不仅没有解惑反而更加困惑,岂不是得不偿失。
对于这一点,清华大学教授赵南元指出:“年轻人看什么都新鲜,都未知,都长见识,不吃前两个烧饼,只吃第三个烧饼也吃不饱。不阅读很多糟粕,也没有能力发现精华。”
李笑来老师在读书经验分享时也说过:“挑书是一种能力,自己从不向别人索要书单,在不断挑书的过程中,思考多了,观察久了,发现向别人索要书单是让自己的挑书能力不断退化、直至为零的最有效方法。”
我们在看书之初,可以尽量饥不择食一些,什么书都翻翻看,什么口味都尝一尝,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不过即使如此,我对于自己的时间还是非常自私的,总希望自己看书的性价比尽可能的高,所以选书总是谨小慎微。
一般来说,能经得住时间和人群的大数据检验,流传下来的名著一定是值得品读的。但是提起名著,有这么一句话:所谓名著,就是人人都说应该看,但谁也不看的书。可能名著离我们的生活太过遥远,又不具有现实意义,所以经常无人问津。
对于一些新研究、新思想的书,可以更新我们的认知,但是它们没经过时间的检验,就需要选书时看一下相关的书评,读书大咖的推荐,此外,版次、印次、印数都是被多数人忽略的重要参考参数,当我们看书多了,自己对不同出版社的出书质量也会有大概的评估。
总之,不断地选择、试错之后,这些思考和经验最终都会内化为我们找书的能力。
2读书
现在每天我们都会听到一些热词新词,有一个词出镜率极高,几乎谈阅读就要提起它——碎片化阅读,这个“碎片化”在我看来有两种含义,一指时间,一指内容,然而不管是哪一种,这个“碎片化”都不可取。
先来说时间碎片化,因为我们的生活都已经被大大小小的事务切分成碎片了,在加上电子书极其便于携带,随手可以翻阅,所以碎片化阅读好像也是理所应当的。
我记得我刚接触电子书的时候,也是用这种方法,原因仅仅是随时随地可以看书,排队、吃饭、等人都可以拿出手机看一会。因为“节约”了时间,也就不再抽专门的大块时间看书了。这种看书方法看似节约了时间,其实看书的效果反而下降了。
我们做事情,都是越专注越好,如果全神贯注,将自己的表意识和潜意识都调动起来,就能够达到心理学所说的“心流”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精神力完全投入到某件事情上面,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因此会获得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显然,如果能够用这样的状态去看书效率肯定是极高的,但是我们所使用的碎片化阅读,使我们频繁在多项任务之中不断切换,消耗在任务切换上的“暗时间”越来越多,我们可能还没有进入状态,就已经做其它的事情了,这样子就很难保持专注读书。
有效的阅读能够让书本的内容在我们的脑中有更长久的库存,那些只是眼过一遍的阅读体验,虽然没有耗费太多的时间,却也没有太大的收获,更不用说节约时间了。
再来就是内容碎片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现在很多人都已经不再看成体系的书了,更多的是看一些零散的文章。
万维刚老师在《万万没想到》里面指出:高质量的阅读是要把自己沉浸在书中,有的需要反复看,有的还有做笔记,这种方法好像有点丧失自我,变成了书本的奴隶,而在网络上我们则是一个居高临下的姿态。其实相比于读书,网上的阅读才让我们变成了奴隶,它让我们的理解力和创造力下降,成不了知识体系:我们的大脑也因此变得浅薄。
有些人希望自己阅读的文章最终形成知识体系,然而他们在一开始就已经错了,你永远无法在没有体系的地方寻找体系,也无法在垃圾堆里寻找宝藏。
如果没有通过阅读体系化的书籍去形成自己的思考框架,那么你的阅读到的只能是一堆碎片,并且每天被大量新生成的碎片冲刷掉。
3写作
看到“写作”这个标题,你可能会大惑不解,本来是说读书的,怎么说着说着跑写作这里来了,其实你想要把读书这件事做好,还真就需要写作。
这里的写作不是说写出怎样生动的文学作品,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将自己通过阅读所收获的感悟清楚地表达出来。因为当你在表达的时候,你才会反复仔细地去思考你所学到的概念,
很多人在学习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虽然把知识学习完了,但是学到了怎样的程度是并不清楚的,你学会了哪里,不会哪里都有点懵懂,但是如果让你把学到的内容写下来,那些你表达不清的地方就是你搞不明白的。
在写的过程你还会不经意地写下新的东西,这就是自己通过思考获得的新知,也就是所谓的“输出倒逼思考”,看似是在输出,其实是为了让你更好的输入。
对于写作的作用,李笑来老师的讲解则更加犀利: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最有效工具是写作,也就是像作者一样阅读。
我们很多人读书都习惯于略读、跳读、扫读,慢慢的养成习惯后,在遇到好的内容也依旧如此,而没能只字不差地将其读完。这种行为很不好,但也属于正常,因为走神在所难免,我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意识。
但是写作不同了,写作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你可以略读,跳读,扫读,但是你没有办法略写、跳写、扫写,由于要写作,你就会逼着自己去完整的阅读并且深入的思考。而很多人对写作非常发愁,原因就是她阅读不仔细,思考不深入,理解不全面,所以不能将其很好的表达出来。
除此之外,我们在写作分享一些东西时,是有具体的目标的,因此我们的脑子里会形成文章的大概内容和结构,这样我们会更有目的的去阅读,让阅读这件事更主动。不会写作,说明你的阅读效率不行,甚至在阅读快感上比别人也会差很多。
讲了诸多的道理和方法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还是拿起手边的书本踏踏实实地去读,因为实践才出真知,不去做然并卵。
文末推荐阅读:
《暗时间》——学习密度与专注力
《万万没想到》——上网能避免肤浅吗?
李笑来知乎live:我的读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