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家的院子里有两口大缸,一口大缸里种着南瓜,另一口大缸里种着莲藕。
南瓜生长茂盛,已经爬到屋顶上了。岳父说:“南瓜每天可以长10公分。到了秋天架子上挂的都是黄色的圆南瓜,非常好看,屋顶上也是的。家里种的有甜瓜、葡萄、茄子、辣椒,啥菜都有。今年我又买了两棵杏子树,明年就可以挂果。没事儿了,星期了,你们多回来,我这儿有地方住,屋里有空调。”
我生在农村,自然对农家小院有种特别的感情。小院简陋,但是有柴、有菜、有果树、远离喧嚣、亲近自然、宁静安逸,是心灵归宿。心情烦了、工作累了、不想远游了,就领着孩子、陪同爱人、带上笑容、带上祝愿、回老家看看。把烦恼和父母唠唠,陪母亲一起做一顿地锅大餐,在有家有父母健在的欢声笑语中才发现烦恼是庸人自扰。老人们也不图儿女们为家做多大贡献,就图个儿女能回来看看,团团圆、平平安安。
另一口缸里的莲叶长的和儿子一样高,儿子调皮地站在莲叶下乘凉。岳父乐呵呵地说:“赶明儿,荷花开了,站下面更好看!”岳父喜欢孩子,更喜欢儿女们围绕他身边,每到星期天或者节假日就打电话问孩子们什么时候回来?我们子女们也都孝敬老人,定期不定期都主动打电话问候。逢到节日,能回家的回家,不能回家的电话问候,淘宝上给老人买的礼物邮寄回来,每次相聚吃饭时,回家的儿女总会利用手机现场直播吃的什么饭?喝的什么酒?每个人的表情都要录一遍,发到“幸福一家人”群里共同感受幸福。大的节假日,子女们相约回家,自驾回来的,飞回来的,一家人热闹非凡。孩子们玩耍,女人们烧火、摘菜、做地锅鸡、手擀面……忙的不亦乐乎!男人们则是喜欢钓鱼,岳父家门前有三个池塘,每次回家,我们都带着鱼竿,岳父也喜欢跟着我们钓鱼,或者,他干脆掂着网去撒鱼。我还记得那年他过生日时,我们全体子女去杭州看望他,他就带着我们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去京杭大运河撒鱼,一路欢声笑语,一起开开心心,人与风景相融。到了槐花飘香的季节,岳父会提前用竹竿和镰刀做好削枝器,用手机给我们拍槐花满树的图片发给我们。子女们经不住槐花的诱惑,于是电话联系,提着篮子袋子回家捋槐花。岳母拿着篮子,岳父削槐花,女同志和小孩子捋槐花。“槐花十里香”岳母把香里带着甜味的槐花分装成一盆一盆的,让子女们带回家自己吃一部分,并嘱咐子女们分发给城里的朋友们也尝一尝,不能回来的子女也由我负责给他们一一快递邮寄家里的槐花。岳母教会子女们做槐花饺子、槐花疙瘩面、煎槐花、槐花粥、槐花蛋花汤、槐花炒饭、槐花鸡蛋饼、槐花洛馍、还有槐花炒黄瓜,甚是好吃。“四月槐花节”成了我们家一个传统。
除了槐花节、“春节”、“母亲节”、“父亲节”,还有“麦忙节”,也称作“麦罢走亲戚”。麦子成熟时,子女们都会回家帮助父母收麦子。以前我们是真得干活,带着啤酒变蛋,下地割麦子,拉麦子,打麦子,累个半死。后来有了收割机,“麦忙节”大家都不用下地干活了。现在更好,地租给别人了,“麦忙节”成了聚会节,岳母领着孩子和女儿们一起到城镇上买樱桃、购物。岳父则领着我们去门前池塘或者汾河里钓鱼。每次相聚,临走时,岳母总是蒸一大锅地锅馒头,每个子女一大兜,大家都说,这馒头最好吃,有母亲的味道,乡情、亲情。
因为有父母,才有了家的味道。父母在,不远游,若远游,多电话,多问候,多报喜,少报忧,如此多好,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