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书当时买来是兴趣使然,却没有细细去看,翻看几页之后就无疾而终了。忘记当初为什么要买德芬的书,也许是封面很吸引我,又或者说是扉页上的文字直击人心。尘封许久之后再看,会发现比之前更容易看进去了,能够静下心来去看去思考去反思,这或许就是成长吧!
德芬的文字具有自愈力,或许之前不太理解,只知道第一本《遇见未知的自己》草草结束,没有任何思考,小说类型的文字看的很粗浅。因为整理,偶然翻出来的这本《遇见全新的自己》封面是放风筝的小女孩,背靠着一棵小树,背景是黄色的沙漠或者麦田。这样的画风配上这样的文字有些像小清新的几米风,大面积的金黄色,是丰收,是成熟,还是其他……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一句话道出了这本书所想表达的。
1、快乐是一种选择
“生活是我们自己在过,我们必须体会到这点,为自己的生活和快乐负起责任。我们想要快乐,第一步就是要和我们的生活和睦相处,不去抗拒它。我们会对外界的人、事、物感到厌烦,是因为我们对自己厌烦,我们失落了与真实的自己的联系。”
很多时候我们都明白生活是自己的,但是往往分不清生活与生活情境。生活是美好而又如实存在的不会因为任何事物而发生改变,生活中的情境会让我们感到失望和痛苦。很多时候,自己的快乐是从外界所找寻的,关注点往往在外面,会从某个具体的点来体会到快乐,但是这样就忽略了生活的本身,不能与生活和睦相处。坦然的面对和接受生活,用一颗平静柔和的心面对生活情境,用智慧来改变它。
“试着在生活中回到自己的内心观察自己,跟自己在一起。当逐渐把眼光从外界收回到自己的身上时,会发现内在的力量逐渐累积、增长,跟自己的关系逐渐改善。”
从心开始,为自己负责,接受不快乐,不完美。
“顺其自然地接纳,别问为什么。为什么其实是一种受害者的心态。问这个问题,只会让自己绕得更深,很难出脱。碰到不喜欢的事情时,接纳它,面对它,处理它,自在安心!”
为什么,基本上是自己的一个惯性思维,遇到问题就会下意识问为什么,这样确实是站在一个受害者的角度去看问题,当问为什么的时候,实际上也把对问题的关注点转移了。试着尝试不去问为什么,去接纳,处理就会有不一样的情况出现。一般碰到不喜欢的事情时,第一反应就是抗拒,不喜欢。事实上这种不舒适感会持续很久,或者说下次遇见类似的事情时又会出现,逃避抗拒并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只有面对,解决才是最佳途径。自在安心是最好的状态。
“任何能丢掉自己不实身份的认同,而且不被自己的思想、情绪以及身体限制和妨碍的人,都能展现出真我的特质。”
我们往往会被自己的想法念头所控制,常常陷入自己的想法中,自己的念头想法常常导致自己不快乐、痛苦。当没有这些想法时,人往往是自由的,快乐的。不过一个想法,不被想法束缚时是最轻松自由的。
“记住每一件发生的事情都是一个礼物”每件事情出现,我们要正确看待。哪怕包装惨不忍睹,只要耐心打开,就会发现其中的美好。
活在自己的念想中其实是一件很不好的事。就像学车,自己拖拖拉拉的导致要过期,考试之前就有一种不太好的心态,练得不算糟糕,反正给自己的念头就是反正快过期了过不过没关系,到考试前夕带有一些小期待,希望能够通过,当一匹黑马。可是考试时没有由来的紧张,第一把未过的时候,心态完全放平了,第二次还是在同样的地方压线。面对结果,虽有不甘只得全盘接受。毕竟很大程度上是自己造成今天的结果。考完出来突然间松了一口气,之前种种煎熬总算告一段落。想到了结局,没有想到如此的过程。放下也是一种美好,大不了在重新开始,心安即自在!
2、找出“我是谁”
以下三段话,出自《智慧的心》
“每当我们执着于自己的身体、心智、信念、角色以及人生处境时,我们便会创造某种自我感。这种认同在我们把自己的情绪、念头及看法紧抓不放,当成自己的时候,就会无意识地一再发生。”
“你每天都会检查自己的物资是否充分——会去看冰箱的食物够不够。那你何不检查自己看待事情的心态?要知道,审视自己的心灵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课!”
“我们认同自己某部分的经验,将那些感觉、信念、内在的对话与经历都当成'我'以及'我的'。一旦产生这种认同感,便会产生狭隘的自我观念,造成我与他人分离的幻象。”
我们在受害者牢笼里面待的时间愈长,就愈不快乐。时时调整,面对,才有可能摆脱受害者牢笼,你会发现情绪会越来越少。
2、好好爱自己
“会痛的不是爱”
“我们太多次地以为那个让我们感到空虚的事物是外在的,因此一直在外徒劳无功的寻找。如果你愿意反观自身,回到自己的内在,陪伴自己,做自己最好的朋友,你会发现,你的内在空间加大了,内在力量增强了,而你的外在世界也会随之改变。”
“我们总觉得别人过得比我们好,总觉得别人看起来好像都很快乐。”
幸福快乐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所以不用艳羡他人,审视自己的内心,做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