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模仿,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关于模仿的成语和典故,例如“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画虎不成反类猫”等,似乎都在说模仿是不好的,但其实模仿是人类社会进步所必不可少的。人类通过学习获得前人的知识,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而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小孩子模仿大人的模样,学会走路、说话、吃饭、穿衣这些基本生存技能。我们学英语,需要不断地练习,模仿英美人的语气语调。学习写作,也都是从模仿范文,摘录并引用优美词句开始的。
在商业领域,模仿更是无处不在。小米手机自面世以来就一直背负着“山寨”的名声,它不仅在外观设计上模仿了苹果,在操作系统MIUI里也有许多苹果IOS的影子。甚至就连小米的发布会,创始人雷军穿着黑色T恤和蓝色牛仔裤站在台上也给人模仿乔布斯苹果iPhone发布会的感觉。雷军“雷布斯”的称号就是由此而来。
然而谁又能说靠模仿起家的小米是不成功的呢?它由刚开始的7人初创团队,在短短四五年时间里就成长为一家估值几百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并一度成为国产手机第一品牌。小米的成功在于它从不简单地照抄,从一开始,他们就清楚地知道中国的用户需要的是性价比高、用户体验好的手机,也以此为导向,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进。从第一部手机开始,小米的旗舰机型都将性价比发挥得淋漓尽致,采用性能最好的硬件,却卖最低的价格,成为了手机行业的价格颠覆者。小米的屏幕都比较细长,这是为了适应亚洲人手掌较小,便于握持。深度定制的MIUI里有许多贴心的手势指令,可以方便用户单手操作。
不过仅仅进行深度模仿是不够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手机行业更是如此。短短几年,小米就反过来成为竞争对手们的模仿对象,他们纷纷模仿小米成功的模式并依靠自身独有的优势超越了小米。2015年,华为依靠强大的研发实力、线下销售渠道和广阔的海外市场,销量领先小米,成为中国市场的老大。2016年,OPPO与VIVO依靠铺天盖地的广告与密如蛛网的线下实体店占据了广大的二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的市场,也成功超越了小米。
经历了低谷的小米痛定思痛,开始进行核心技术的创新,招揽人才组建业内顶尖团队,对包括芯片在内的一系列核心元器件加大研发投入,仅在去年一年就获得了2895项技术专利。同样在去年,小米推出了惊艳全球的全面屏手机小米MIX,全陶瓷机身,屏幕占比高达91.3%,引领了整个行业技术的潮流。今年推出的旗舰手机小米6,不论从外观、品质、性能还是使用感受上,都广受行业和消费者的好评。
同时小米也在进行着商业模式的创新,从一家电商平台公司进化为新零售平台公司。他们认识到线下销售渠道的不足,成立了线下零售店小米之家,并加大了广告的投入。
模仿并不可耻,小米的模仿已经实现由“守”到“破”的飞跃。通过创新,小米手机2017年第二季度出货量2316万台,环比增长了70%,是7年以来的最高记录。如果能更进一步,拥有别人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达到“离”的境界,到那时它或许将成为一家超越所有对手的伟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