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桔
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 )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最初由C·R·达尔文提出。
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绩作为一个显性标准,默默地对学生进行着大潮流下的自然选择。
成绩好的学生从普通班跳到重点班,一路沿着重点中学,名牌大学的道路往前往上,身边的同学被一轮一轮的选择不断替换…
01
我读的小学在一个偏远的小县城,那里的教育资源从不稀缺,不过,质量也不高。
我的父母选择学校的标准就一个:离家近。那些年月里,他们还在忙于解决温饱问题,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和接送我,所以,关于教育资源好坏的考虑就不得不放弃了。
不过我运气好,小学成绩都挺好,初中的时候顺利考进了重点班,身边的同学都是各个乡镇小学和县小学的优等生。
重点班和普通班的区别就在于:每次期中期末考,就算是在我们班倒数的同学,成绩拿到普通班去也至少是中等。
这是我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次自然选择,因为优势的存在,我没有被淘汰,而我身边的同学也被优化。
02
中考时我发挥失常,英语考了100多一点,如果要考我们那的市重点,必须要保证120分满分的英语考到110分以上。
公布分数线后,我果然差了8分。父母为了让我有好的学习环境,咬牙出了几万块的择校费,那是他们好长时间的积蓄。
交费的那天他们没要我去,怕我看到那一沓沓的血汗钱会愧疚。他们说,既然我能达到择校的分数线,那不管再困难也不能省这钱。
因为父母的助力,我在这次选择里没有被淘汰,但是,却也没有因此而安全。
在那所全是各县,各区尖子生的学校,我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吃力。
因为学生的基础都很好,老师上课时,很多基础的内容一略而过,只挑重难点,学习方法来教授。
我以前的学习靠的是软磨硬泡,死记硬背。突然到一个需要动脑筋,讲方法的环境里以后,我的状态迟迟调整不过来,成绩一蹶不振,成为全校倒数。
显然,我还是被淘汰了,看着班长同学考得好的去了北大、清华、中山、武大…我却只超过了一本线7分,数学考了60来分。
在这一次的自然选择里,我虽然接触到了优秀的同学,但我自己却成为了劣汰品,不得不回归到和我差不多能力的一群人之中。
03
因为不甘心,我补习了一年。
我没有继续选择那所高中,而是去到了另外一所名气和口碑都稍差一点的。
在那所学校里,我明显感觉到老师教课比较基础,相对于之前以自觉为主的教学方式,那里的老师都花费了更多的精力来监督我们学习。
同学们都是没有考上我之前所读学校的学生,他们没有那么“高不可攀”,大家基础都差不太多。我渐渐地不再觉得自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笨蛋,开始慢慢回归。
一年的早出晚归,寒窗苦读,我提高了100来分,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学校,选到了喜欢的专业。
但是,就算是补习了一年,我也没能考上清华北大,复旦人大,我的同学注定不可能是顶尖的,因为我就不顶尖。我的高度就在那里,就算用尽全力,我也很难再超越。
04
大学毕业读研,我试图考外校失败后,继续留在了本校。
开学自我介绍时,我发现只有个别同学来自更好的学校,其他的要不就是本校生,要不就是来自比我本科学校差的学校。
虽然这样的结果是可以预见的,但亲身经历时多少还是会让人陷入忧虑。
考研的时候,如果不是特别考虑,大多数人都会想考更好的学校。有竞争就会有优胜劣汰,赢的人聚拢在一起,形成更优环境,输的人被淘汰,分享剩余资源。
最后
学习的自然选择永远不会停息,既便会受到外力干扰。除非彻底告别学习,不然我们就面临不断地被选择,被分类。
如果想要拥有优势或者得到优势,就必须不断地向上拼搏,哪一步走偏了,身边的资源就会被完全的重新配置。
我们可以选择要不要学习,怎样学习,这样的选择过程会让我们误以为自己是学习的主宰。我们认为到什么样的环境里学习,是取决于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
其实不尽然,我们认为的主动权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达到学习能力的极限。在极限以下,我们是自由的,当我们达到极限时,我们就会产生“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受。
不过,还好绝大多数的我们都没有达到极限,都还有奋发向上的机会和可能。好的资源只有那么多,如果不努力争取,就只能退而求其次。
学习的过程是痛苦的,残忍的,亦是最大程度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