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三年后第一次回国,见到了自己的书柜。这个书柜应该是我念大学的时候买的,距今有十年了吧?加之这三年在国外,再也没有人像我一样,静静地站在它面前翻动书,它若是个人,想必会很寂寞。
听父亲说,这个书柜曾经倒塌过一次,是他帮我修好的。我自己脑补了那书柜倒塌的瞬间的场景:所有的书都散落在地,再也没有支撑它们站立的地方;那构成书柜的木板,无论原来是横着的竖着的,这时都乱堆在一起,再也没有秩序,如同那倒下的雷峰塔,管你当初再雄伟,如今也破碎不堪。
所幸,最终它还是复原了。我尝试着打开它,发现它已经不如从前那么灵活,到底是破碎过,之后就难以重圆了。
它现在看起来和原来刚买的时候没有什么区别,最多也只是多了些灰尘和长期阳光照射的痕迹。然而书柜里的灰尘还是有些多,但那确实没啥办法,因为我不在家里,这些书也只能孤零零躺着站着待在里面,任由岁月侵蚀。
我对纸质书怀有很深的感情。回国的当天晚上,即便从下飞机回到家时已经早晨4点半了,我依旧从书柜里抽出了一本《象与骑象人》放在枕边然后入睡。
小时候父母要工作,而我又是个小女孩,在不用去上学的日子里,我只能被爸妈关在安静的家里。那时候拐卖儿童的真多呀,可不管你是男孩女孩。所以,为了安全起见,那小时候的安静的家里,家门是锁上的,我出不去别人也进不来。用现在的话,称为“软禁”。
“软禁”的生活,自由,也不自由。自由的领域,也就那房子面积的大小,里面有积木也有书。我更爱看书,外界的思想就是在那时候安安静静地读书中一点一点接触而来。
我记得那时看过很多很多书,看了《简爱》、《基督山伯爵》、《嘉莉妹妹》……我最喜欢的是《嘉莉妹妹》,喜欢嘉莉妹妹那种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并最终达成目标。也许,我选择出国多少也是有这一部作品的心理暗示吧。
早年上中学的时候,和一男生(该男生后来成了我的初恋)三观契合,一起加入了贝塔斯曼书友会。那时候偷偷拿家里的钱去买的书,不记得是书上还是哪里,会有贝塔斯曼的标记,在那个时候是多么惹人羡慕的小资标志。那时候真的看了很多书,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读书日子。
这些年,纸质书逐渐被电子书代替了。我也渐渐不再购买纸质书。年前入手了一个kindle,这次回国,朋友也送给我一台JDread。这两个电纸书足够我在读书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了。
再过一些年,我应该就不再需要那个书柜了。或许是买个新的书柜,或许是只留存各种电子版的书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