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推荐一部电影《巨额来电》,说是一部讲述电信诈骗的影片。听到“电信诈骗”几个字,我就知道为什么他会推荐给我,因为多年以前我也曾是电信诈骗的受害者。
戏剧
电影里面呈现了很多受害者的形象,有的是关心则乱的老人,有的是涉世未深的学生,有的是叱咤风云的商界大佬……可见只要套路深,谁都逃不过。
印象最深的还是呈现犯罪团伙的工作链:如此系统完整、分工明确,他们就像是一个分布在各个地方的“连锁集团”,包括了卡头、菜商、车手、水房等,每个环节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能赚到大笔的钱。
弯腰就能捡钱
通话几分钟,入账几十万
影片中诈骗团伙的头目是一对情侣,主要的大本营是在泰国,里面“工作”的人有的是写剧本的,有的是一线电话员,有的是二线电话员,骗到的钱各个环节的人提成。
芳姐为新来的人演示整个流程:
根据提供的资料和剧本,一线电话员主要任务是联系上人,把状况反映给他,任务完成;二线电话员接着套路,让他操作验证码(其实验证码就是金钱的数目)
整个过程感觉不到五分钟的时间,40,000元就骗到手了,一线电话员提成10%,二线电话员提成15%。
电影其实一直有提到一个情况:这种电信诈骗是团伙作案,而且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比如某一片地区都是一个团伙负责的。可见在他们的圈子里相互之间很熟悉,瓜分不同地区的“客户”,也依靠各种手段抢占地盘。一个团伙的成员往往是某个村,或者亲朋好友一个家族的,有的地方甚至依靠诈骗发家致富。
我有些想不明白,因为我能理解一个人走向弯路,却不能接受一个村或者一个群体整体走向歧途。
电影中还有一类角色就是警察,他们其实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电信诈骗案底和信息,甚至锁定了团伙负责人和泰国老巢,但为了找到铁证,他们还是需要派卧底,等时机。
明明看到了锁定的银行卡有异动,却不能冻结账号,不到两分钟时间就眼睁睁看着40,000元被分流,无法追回。
最后除了犯罪团伙被抓,影片还讲述了“轩尼诗道”的向往,其实这不过是骗子骗自己的一个美好愿景罢了,但骗局终究是骗局,终有一刻会被戳穿,因此当直面现实时,即使是骗子也是可怜的。
现实
电信诈骗早就成了我们生活中多次被提及的内容,也听过很多种“剧本”,当听到这种蹩脚的剧本时我只会嗤之以鼻,心想这种套路谁会相信,谁会想到自己遇到的时候也会中招?!
当年我遇到的就是典型的“猜猜我是谁”的剧本,而且套路完整。他们不是简单地打一个电话欺骗,而是连环铺垫,让你对其信任无比,然后就告诉你他有了困难,寻求帮助需要资金。我印象很深他前后打了四个电话,前面三个并没有提及任何钱的事情,直到最后一个才说到问题。
其实只要我当时有自我保护意识,稍微问一句就能知道对方是真是假,但因为已经深信他是我大学的同学,自然就没有什么戒备心。他遇到困难,我想肯定要帮助他。不过当时还是穷学生的我并没有什么钱,于是我还想着要帮他去借钱,就在要借钱之前我突然意识到有些不对头,在网上查了相关的情况,才发现这是电信诈骗!
除了这次印象特别深刻之外,我也接到过不少关于包裹、涉嫌犯罪、法院传票等的电话,因为我知道我没有这方面的业务,所以自然马上意识到是诈骗,也就没有后续的事情。
细细一想,诈骗犯的剧本层出不穷,总有一个剧本可能符合你现阶段生活的情况,然后就会中招。这也是为什么早就宣传防备电信诈骗,但受骗新闻还是经常出现,被骗金额数目巨大。
很多时候,我们只要有意识地进行测试和确认,很清楚能找到对方的漏洞,怕的就是没有意识。
最令人恐怖的是我们的私人信息泄露,如果对方电话里能详细说出我们的具体信息,该不该信?
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更加有意识地提出疑问,不能被对方牵着鼻子走,要主动去查相关的单位和信息,而不是他所提供的证明文件或者链接。
从这个问题我们就发现要抵制电信诈骗,不是单单消费者这边加强意识是不够的,需要社会、政府等多方投入,加强管理才能真正杜绝。令人欣慰的是,最近几年我们总能看到一些“打掉特大电信团伙”“国际合作,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落网”的新闻,可见我国在打击电信诈骗团伙问题上已有了一定的策略和方法。
寓教于乐,以爱拯救
坏人的剧本再完美,也经不起推敲,所以凡事留个心眼,不会有坏处
给我们量身定制的“剧本”,也会在有意试探中不堪一击。
电影以退休教师被诈骗倾家荡产而跳楼身亡,以“只有爱才能对抗电信诈骗”真实案件彩蛋结束,还是令人动容的。
因为一个电话毁掉一生,听起来多么不可思议,可这真真切切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影片中提到大学生被骗9000多而轻生,这就是来自于现实的案例,只是电影中多了戏剧性,这位大学生就是犯罪团伙嫌疑人的妹妹。自己的妹妹因为这样的骗局失去了生命,他还能这么淡定自如、心安理得地从事这份“工作”吗?也许这就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吧。
我们有必要带着家人朋友一起看看这部剧,并不是说这里演得有多好,而是说这里很真实。我们离这些都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