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凤凰花开的时节。这段时间刷屏的是各种毕业致辞,满满的激励和谆谆教诲,让我想起多年前我毕业的时候,致辞的那位老师说今天的心情像是娘家人看女儿出嫁。他此话一出,底下哄堂大笑,但随后大家长式的担忧和鼓励又让我热泪盈眶。时至今日,我想起那年老师说“永远也别停下追逐的脚步哪怕现实不尽如你意”这句都被煮糊了的鸡汤时,依旧心潮澎湃。或许只有亲身经历过这样一段失望彷徨又挣扎最后终于看到了一点点曙光的人,才能有共鸣,才会体会到原来别人嘴里的鸡汤是要自己用汗水慢慢熬才能熬出营养。
去年厦大的毕业致辞,我特别有共鸣的是这句话:
在大学,100个人中99个人都是抬头看天空,难得有一个人低头看地下,这个人是出类拔萃的人。一旦毕业出了校门,99个人都是低头看地下。一方面竞争非常惨烈,另一方面诱惑非常多,两个巴掌打下来,不用教你,你自然会懂得面对现实。难得有一个人抬头看天空,他不是疯子就是出类拔萃的人。
做自媒体这两年,有幸认识了许多高校学生。一方面,我很佩服现在的年轻人,他们特别与时俱进,他们善于利用新媒体、最新潮最热门的渠道助力学业;他们知道去哪里获取想要的帮助,无论是知识干货还是心灵鸡汤精神向导。这一点,当年的我是万分之一都不及。
所以今天,当我回想起大学生活时,我的脑海中更多的是自习室、教学楼、教科书,很少用电脑,即便打开了也是浏览新闻写心情博客逛人人网,我根本没想到这个虚拟世界里除了娱乐之外还可以有那么多专业大咖,可以获取大学里学不到的知识,甚至可以摸索出就业方向和门道……
但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年轻人的迷茫和稚嫩,一如我当年。他们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我要不要读研,我适合不适合做翻译,我毕业了之后要往哪个方向去择业去发展,我选的这个方向有没有前途……
看到他们,我才知道原来每个人的成长阶段都是相似的,就好像我刚毕业的时候也在纠结:诶我是去做培训还是做外贸还是做行政还是做翻译呢,哪个岗位赚钱多,哪个行业发展好,哪家公司钱多事少离家近。结果发现,不管我做怎样的思想斗争,最后都难逃被现实碾压得体无完肤的命运:无休止的加班,一到手就只剩下零头的薪水,想跳槽但简历石沉大海,好不容易另一个行业有新东家肯收留我了,却发现我不过是从一个火坑跳进了另一个火坑……
离开校园到今天,最难的时候倒不是刚入行时熬夜赶千字30块的翻译项目,因为我知道这样吃苦也是有收获的,所以这苦是暂时的。最难心里最苦的是刚在公司全职上班的时候,对于职业规划,我一点方向也没有,就是先找了一份还凑合的工作养活自己。天天加班,星期六也加班,还没有加班费。有一次星期六上午迟迟没有做完事情,主管不耐烦地说要加班,让我自己先去外面吃个饭再回来。那一刻心情真是跌落谷底。坐在嘈杂的快餐店里,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委屈,无力。委屈的是我已经这么努力拼命工作了,还是做不好做不完;无力是因为,我不知道这苦要吃到什么时候,我不怕吃苦,就怕吃苦也没有好结果。所以今天,每当看到有人给我留言,抱怨事情多薪水低还看不到前景,我就想起几年前在快餐店里一边哭一边吃饭的自己。
迷茫,因为竞争真的惨烈,诱惑真的多。两个巴掌打下来,真的,不用教你,你自然会懂得面对现实。
所以,这个现实是,永远也找不到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这个现实是,大多数毕业生,甚至是工作了多年的人都很难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就像只迷路的蚂蚁一样只顾低头赶路,四处碰壁……
后来,我从那家加班常态化的公司离职,去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名字听着高大上,但薪水也很一般。是没有那么频繁的加班了,但依然感觉不是长久之计,也说不出为什么。那时候我男票建议我别在这家公司浪费时间消耗青春,因为这份工作根本就没有充分发挥我的专业技能,所以不管我怎么努力,我都是很容易被人替代的,公司再大名气再响也不会有我的晋升前景。当时我不明觉厉。
时隔四年,今天,我很自然地想起当年他跟我说的这些话,我想下面这段建议或许也能点醒一些迷茫无力的毕业生:
你务必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它可以是专业技能,如果你有一技之长,你就走极度专业的路线,然后找到和你的手艺高度重合匹配的工作和行业;如果你没有特别过硬的专业,或者根本就不是搞学术的料子,那就试着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摄影、写作、烘焙、画画都可以,因为只有自己真正喜欢,才会想办法去打磨,加班也心甘情愿。如果你压根就不是一个喜欢钻研的人,试着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比如你特别会交际,特别擅长处理客户关系,哪怕只是“会来事”,官僚气息比较重的机构里说不定就有你的一席之地……
只不过无奈的是,现实正如一句熬烂了的鸡汤所说,该走的弯路,一米都不会少。但这个现实也可以是:只有埋头走过了所有的弯路,心力交瘁的你才会去对比权衡才会明白心之所向,然后抬起头在浓云密布的夜空中看到那么一丝丝曙光。
这时候,你不是疯了,你是真的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