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什么是压力呢?其实,不管在哪里,不管干什么,都不会100%的舒心、顺心,或多或少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 我不知道什么可以称之为最大的压力。只能想通过近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处理应对,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简单描述一下事情的经过,年初和区域核对上一年实际费用时,发现从公司BI系统中导出来的数据表,部分费用摘要的描述仅显示Depreciation, 不管财经人员还是业务人员都难以识别这笔费用到底对应的是什么业务产生的费用。 于是,和负责BI系统的IT人员联系查找原因,原来由于某些数据,根据公司的会计进账规则,会进入固定资产报表,进行费用待摊,而从底层报表中的数据汇集到BI系统时,就自动显示为“Depreciation”,其实并不是什么资产折旧费。 由于“ 费用待摊”给我们日常费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无法满足日益精细化的费用管理,如下是一个部门咨询合作费用的分摊(数据来源BI系统),只有一个金额,没订单号,没报销人,没处理人,费用摘要仅空洞的显示“Depreciation - 31-JAN-18”,我们无法知道是什么活动费用,原始采购单据是什么,业务经常问已确定支付的费用在我们给他的明细里为什么找不到,我也回答不了,我知道可能是做了分摊,但不知道是哪笔。 找到问题的原因,按照公司内部的流程,很快就把问题和求助反馈给了负责的部门,在费用摘要中增加四个字段,以方便财经人员抓取和分析数据,对方也给予了积极的回复,同意申请,并请项目组和IT侧共同帮助实现。
幸福来的太快,有时可能并不一定是件好事。
果然,IT侧在测试底层数据时发现,要增加几个字段的述求,实现起来很一定困难,因此 IT侧回复: 1、 当前费用报告和FA报告可以分别提出,通过手工匹配可以实现最终的诉求 2、 费用类的事实表目前已经比较臃肿,为确保用户查询体验,也不建议再进行扩展。
如果仅是一、二个国家,手工匹配没有问题,但100多个国家, 每个月几万条数据,都要手工匹配,效率太低了吧? 由于我们部门的这个业务需求非常小众, IT侧的同事手头上的项目非常多,也会内部对各项目的重要紧急排序。有些费力不讨好的活,或实施挑战特别大的需求,自然而然不想接。有这样的想法也很正常。
这时,深深感到沟通不畅,甚至觉得已经无法继续推动,一切仿佛回到了原点。正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也许老天暗中相助,突然有一天,无意之中在公司内网看到一篇文章,“一个低级问题5年竟未解决,客户终于忍无可忍——XX生死劫”,作者在结尾处写到“从最初的兵戎相见,到如今相谈甚欢,到底是客户成就了我们,还是我们成就了客户,已经分不开了。从介入XX问题处理,到新方案跟踪落地,整整有一年时间,或许是我入职以来最烧脑的一年,也是承受压力最大的一年,同时也是我蜕变的一年。从炮轰到归于平淡,还有更多的挑战摆在业务面前,坚守质量底线,从零开始,方能历劫求生。”
一时感慨良多,马上就把文章转给项目组的负责人,并且非常诚恳的表达了希望可以亲自拜访他,在他方便的时候。由于前期大家都是邮件或电话沟通,很可能对我们的业务需求不清楚,也向借此具体说明。也许是自己的真诚打动了对方,负责人回复“关于你那个需求,下午组织个会,叫上大家一起看看,当场讨论。” 事情仿佛又有了一丝曙光。
会前,我们把区域的痛点,业务的需求材料整理汇总好,以便开会讨论时,清晰的展现给大家看。 开会时,项目组和IT侧的人员,一共十几人全都来了,当我们把问题清晰的展现在所有人面前,数据底层测试的人员,马上进行SQL查询匹配,发现底层数据的会出现一对多的情况,导致查询结果无法保证准确,也一下子也让我们这些完全不懂IT的业务人员理解了IT侧实施的困难。
最后,大家在会上达成一致, 由一开始申请四个字段的需求,改为目前阶段较容易做到的三个字段。另外一个字段,由于现阶段要实现的成本太高,大家都同意暂时不开发了。
最终,IT侧回复5月核算报告可以实现。 目前,我们正在耐心的等待。
工作中遇到任何问题,我一直都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总是可以找到解决之道的。当然虚心向人请教,多方打听,真诚交流都是必不可少的,最后就是要相信自己,压力变成动力的时候,也促进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也许会破茧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