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24【主讲人】樊登老师 【主题】卫灵公篇——尽职尽责是职场中的一种远见力。
一、【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樊登老师解曰】孔子说:“遇到可以实践仁道的机会,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二、【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樊登老师解曰】孔子说:“君子讲大信,而不拘泥于守小信。”
三、【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樊登老师解曰】孔子说:“侍奉君主,应该认真做事,而把领取俸禄的事放在后面。”
孔子说,要把做事的能力放在赚取薪水之前。很多人就会提出疑问,这不是职场PUA(情感操控术)吗?凭什么要求我只谈付出不谈回报?其实不然,孔子所说的“敬其事而后其食”,放到现在,就是说,要提升你的市场价值。如果你做一份工作只是为了赚取薪水,你的格局就会变得狭小,眼光也不够长远,慢慢地就失去了提升工作能力的动力,也会为了工作而感到身心疲惫。
而努力地把工作本身做好,你的工作能力就会提升,也会在职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即使现在的收入与付出不匹配,未来市场也会给予你回报和补偿。下一次遇到这种选择时,你只需要问自己:这份工作可以提升我的工作能力吗?这就足够了。
推荐你读《匠人精神》。
【思考】:你认为为了职业发展而牺牲个人时间、金钱值得吗?
【学习心得】:值得。要知道职业发展其实也是个人价值提升,增强的是个人能力,我个人觉得牺牲这个词有些偏颇,牺牲代表放弃、舍弃或损害一方利益,个人时间和金钱没有浪费在玩乐上,非但没有损害自我利益,而是有效利用于个人成长上,这一定是非常值得的。
四、【子曰:“有教无类。”】
【樊登老师解曰】孔子说:“人人都教,没有高低贵贱的等级差别。”
现在的教育都是在挑人,靠人的高低贵贱等级来决定是否录取,导致教育忘记了其根本是有教无类。
所以我们看到现阶段的教育是商品,孩子是产品,追求排名,追求口碑,并没有做到教育的本分,也失去了教育本质。
知识付费提供了让教育回归本来面貌的机会,就是让更多的人能够有更低的门槛学习以前接触不到的知识,樊老师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改革的机会,希望大家可以利用物联网多学一点东西,不要把自己提前分类了,通过教育,所有人都会有所改变。
【思考】:你曾带教过学生吗?认同“有教无类”吗?
【学习心得】:是的,我曾带教过实习生、进修生、研究生等等。早期带教时我会不自觉地把学生们分类,心灵手巧的一定较早的接触到诊治方法,我也更愿意讲述和点拨,对于有些反应慢不够机灵,略显木讷的学生,带教的方式就会略显粗暴。
现在想想,我要和“慢”学生们道个歉,因为这有悖于有教无类,所谓的“慢”也许更适用于科研,而医疗上的“快”某些时候不见得是个好事,要审时度势,要因地制宜,要有教无类,充分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势,给予他们信心和鼓励。
虽然《言医·序》说:“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我仍旧觉得只要入了学医的门,就一定有适合的发展方向,不是所有人都要会做手术的,对不对?
五、【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樊登老师解曰】孔子说:“志向主张不同,不在一起谋划共事。”
孔子在这里所说的“道”,指的是道义、原则、立场、信仰。这句话反过来是说,选择共事的伙伴,只要有共同的志向和目标就行了。每个人实现目标的方式和手段不一样,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矛盾、有争执。这个时候只需要知道,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在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而努力,他人合理的意见可以听取,不合理的意见可以一起讨论,也没必要因为某件事情反目。坚守心中的原则和立场,容纳他人的不同之处,才更容易成事。
推荐你读《认同》
【思考】:你有跟共事的伙伴起争执的时候吗?你是如何解决的?
【学习心得】:当然有的。
说到如何解决争执,我想先举个“栗子”,前年我们的新项目刚刚开始,老总招聘了一个从未接触医疗行业的97年南方姑娘,之前是搞软件编程的。就是这么一个小姑娘,和我产生了争执,起因是她不能接受我做的产品销售PPT,理由是她完全看不懂,从而她得出的结论是客户也一定看不懂。
对于她提出的问题,我是如何解决的呢——强压,我拿出了20多年的林传经验,以及比她大17岁的威慑,告诉她:“我不管你懂不懂,现在领导让我带教你,你就是生背,也得给我背下来。”
结果呢,这个姑娘真的生背了下来,并通过了试用期,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吗?!当然不是,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过程中,我们老总做了什么?我们两个人出现争执的时候,老总并没有直接干预。事后老总单独和我说:“你是公司的技术支撑,PPT内容你是权威,新来的小同事从未接触过,她不只是销售新人,还是职场新人,给她2年的时间,我相信你一定能把她培养出来,我也相信你一定有办法把她培养出来,看看有没有更好地带教方法能让她快速成长,我需要她尽快地投入工作,咱们缺人手啊!”
老总的话让我瞬间清醒过来,我是受到了知识诅咒,我把自己20多年的经验凝结成简练的PPT内容,对于一个新手小白来说,PPT上面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是一本书,她需要时间充实专业知识,也需要时间来理解消化。所以我真诚地去问她到底哪里不懂,换成通俗易懂的图文来解答。
2年过去了,我们的小姑娘已经成长为南方大区经理,直到现在,我们一直都保持着有效沟通,经常分享交流,每一次打完电话之后,她会给我一些新的灵感和思维角度,感恩遇见,感谢包容。
不要轻易就说出:道不同,不相为谋,假设一个人确与你人生观、价值观不同,我们当然不能与其共事;但如果你能对别人宽厚一点儿,对自己要求高一点儿,就不要总提这句话,因为两个人可能只是行为方式不同,习惯不同,或者出身不同,童年往事不同,导致两个人在表现上会有差别,不要动不动就上升到道的层面,而是要坚守心中的原则和立场,容纳他人的不同之处,才更容易与人合作,更容易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