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一灭,才会开始写文字,感谢黑暗给我的安静。
人的性格各异,是世界的奇妙之处。人一生下来,才是一张白纸而已,随后的哭,笑,爬,吐语,都是从周围的实际存在的事物得来的灵感,这是一种让人欣慰的过程,因为人们都在期待着万物在白纸上,或规律或混乱的涂抹后的结果。这也是一种受苦的过程,十八岁之前没有独立思想的你,只得受着世界的胡涂乱抹。
被世界胡涂乱抹,不小心, 还会成为打印版本。别人说这是呆子,我说这是极端的一种。
那就不能拿身边的年轻人说事了。我说一位中年妇女。她是一个历史老师,脸上的表情在,明显的假笑,苦瓜,空白三种之间切换。我觉得她习惯了这种切换了,每次都那么自然的过渡来过渡去,可惜过渡的个体每个都不怎么让人感到自然,除了空白。
说了表情,再描述言谈。举止无所多言,与常人无异,言谈着实凸现。可用二字概括 便是官方。是我没有遇到过的官方。(虽然还没真正出入社会)一次课有学生心生懒惰旷课时,她点名到无人应答时,便马上堆起了假笑,言语中夹杂着无穷无尽的‘奋斗’,‘坚持’等字眼。这还好,谈不上过于刺耳。但她谈及考试复习时,竟自然的冒出‘谋划好复习’,这让一些学生都不免偷笑,这词用得实在滑稽了一点。一日课上听她讲自己的求学经历,竟是博士出身,论文多产,更甚者,分享自己一次写论文的初衷,直言不讳是因为奖金很诱人,让她有了动力。当然,社会人对钱的信仰无可厚非。
书读几车,难吐一语,小小悲哀。不曾温柔的描述这个世界,世界逐渐只把麻木给你看。
被世界胡乱涂抹,不小心,还会成为在线文本。我称为和事佬,因为他怎么都可行。
有人写一篇文章,谈论着是不是人人都得有趣味,他决然把人分成了两种,有趣与无趣。他认为不能要求人人都有趣味,世界应该平等接纳这两种人。我觉得他不懂‘趣味’二字的含义。世界确实该尊重两者,但不同就是不同 ,不要想着心平气和的互相接受。道不同,何须相谋。都能接受,性格哪去了?都能接受,会有生活的新鲜感吗?
这个时候,极端一点,反而舒服一点。
极端的人,和,和事佬,便是这些了。
还想说几句,我们年轻人,当尝试活得快乐,活得义无反顾,活得自由起来。跟着大趋势走,确实自然的很,只是难成黑天鹅。
我就是一个年轻人,很少去想把那些‘老人言’用到实践当中来,只想努力尝试新的,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