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告诉我们,一个生命、一个工厂、一个事业、一个组织、一个思想,从无到有,从婴儿诞生,再不断长大,要经历如下过程,让我们一起来揭示:
1.大数据─是结构化的前提
天地初开,世界是一片混沌,是一盘散沙,是一个没有组织、没有生命的世界,这个阶段要聚集大量、多种、必要的元素,提供同道者互吸互补的环境。培植元气,为结构化提供可能,等待生命迸发。
2.结构化─是从无到有的哲学
在能量、外力作用和努力下,大数据的元素开始聚集,开始有规律,聚成小的长链分子,形成原始的基因,形成初始的流程。初始的流程要顺应天道,顺应自然规律。不是一种,而是多种自然规律。从分散的个体到结构化─是从无到有的哲学。这个阶段是最惊险、最累的时候。如何达成呢?
找到痛点、聚焦重点、挖掘需求 痛点和重点不是一次就可以把握透的,可能要好多次的反复斟酌,才会真实。有时候你认为是,普罗大众不一定觉得是痛点。谁是顾客,也要弄清楚,定位准确。是一网打尽,还是细分市场。
设定目标。最好是一个能逐步实现的,顺应大趋势的目标。好的目标,有磁吸效应,有方向效应。就像黑夜中的灯塔一样。
形成初始流程和架构基因 必须要有营养输入和输出的流程,用来支撑本体生存。这个营养流要源源不断地自动形成循环,不能转一下,就停摆了。输出要比输入的东西,具备更高的价值。所以这一步的策划也是非常关键的。
利用规律,顺势而为 有一次雨过天睛,我看到一个蜘蛛在两根相隔0.5米的电线杆间结网,很纳闷,0.5m相对它是很远,它怎么能带着蛛丝跳过去?于是停下脚步观察。结果发现它利用重力吐丝,并快速落下,借着风一吹,轻而易举地跳到另外一个电线杆上去了。如此反复,一根根主网就搭建好了。蜘蛛懂得利用重力,并在风吹来的时候顺势而为。
3.知与行,阴与阳,矛与盾
是认知世界的哲学,揭示了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原理和原则。是世界的“本质“。一划开天之后,天地已现,阴阳已分,就不必再拘泥于阴阳统一了,如果追求实体,就必须投入实践,开天辟地。让“南泥湾“,从“荒山“变成“陕北的好江南”。
4.元享利贞与PDCA
只有哲学,没有方法也是无法创生组织的。元P→亨D→利C→贞A,春→夏→秋→冬的循环,是“组织“投身环境、不断改善、不断进化的哲学。是方法论。
元:一元复始,就要开始播洒种子、建造基因、做出计划;
亨:投入行动,茁壮生长,万事亨通;
利:检查收割,获得利益。
贞:形成标准,立为牌坊,留下种子,待来年进入下轮播种。
5.循环起来,形成流程
世界是循环的,四季是循环的,必须要循环起来。循环,不是原地不变,每一次要比上一次进步一点,改善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每一次划出的圆。要比上一次大。不停琢磨,不断画圈,打造完善的基因、文化,不断地在身体里形成更完善的流程。纵观人类社会和历史,只有历经磨砺,吸取教训的DNA,才会有更强的生命力。
《诗经.卫风.淇奥》中说:“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只有反复切磋和琢磨,才能产生美玉或君子。
在周而复始,老老实实、脚踏实地的锻造中,终能成就“工匠精神“之事业,打造金钢不坏之身。
6.把握趋势,顺应变化,化危为机,适者生存。
外部和内部环境都在变化,风险危机并存,危机是致命的,比小问题来得更厉害。趋势面前,不适应的就会被自然淘汰,这是自然规律,没什么好惋惜的,确实不能维持的,也没有必要消耗能量去维持。
第一,大势面前,唯有大变,才能跟上时代,大变也有崩溃的风险。
第二,平时的小问题积累不解决,不作为,也会导致危机出现,量变到质变而演变成危机。这是平时看不到、不重视、不解决小问题的后果。
第三,大规模的繁殖或者生产,也会因为自身反作用于环境,而导致环境改变。所以要居安思危,主动演算、预测趋势。
总结如下:
举目“初心“,俯身“实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周而复始,不断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