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抑制不住的落泪了。
没有人懂易遥最后的挣扎,病治好了,她本可安安静静的生活,可流言还是让她在最脆弱的时候选择死亡。黑暗的影子伴随着恶毒的言语攻向这个脆弱的小姑娘,花季少女,本该阳光明媚,奈何有双邪恶的双手在撕扯她,让她逃不开,躲不掉。不能怪齐铭,他有他的坚持;不能怪顾森西,他有他的立场;不能怪妈妈,她有她的理由。难道要怪唐小米吗?她是错了,好像她一来,易遥就成了众矢之的。但没有唐小米,这一切就会避免吗?易遥就不会死吗?
成长伴随着的忧伤是无法抹去的痛。
易遥的死是有原因的吧!
首先,易遥家很穷,穷到连校服都买不起,妈妈还要给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做按摩。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有一种感觉贫穷的人在社会上本就是弱势群体,自打贫穷一出现,就产生了某种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来贬低穷人的冲动。所以易遥成了敢怒不敢言的弱者,大家都想来欺负易遥。在易遥得了那种见不得人的病时,易遥就成了被指责的对象。这种现象,我们在生活中也能感受得到,易遥自然而然的被大家排挤,唐小米和易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学们都和唐小米形成了统一战线。
其次就是学校的制度本身就不完善,易遥家境贫寒,甚至连买一件校服都奢侈。那针对这个问题,学校没有及时联系其家长,调查原因。也没有对易遥这样贫穷的学生在学习,学业上给予相应的帮助和关怀,更没有资金补助,而是任由其发展。易遥得病,在全校都造成不小的轰动,在这个时候学校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在易遥反击后还公开在校会上批评易遥,一系列事情,最终导致了易遥遭到校园暴力。学校的漠视,老师的不作为,让易遥原本就脆弱不堪的心更加遍体鳞伤,这也仅反只是其中一点。
妈妈也正以爱的名义摧毁易遥的感受,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曾说“爱不光是给予,它是合理的给和合理的不给;是合理的赞美和合理的批评;它是合理的争执、对立、鼓励、敦促、安慰。所谓合理,是一种判断,不能只凭直觉,必须经过思考和有时不怎么愉快的取舍决定。”
电影中易遥的妈妈用近乎暴力的爱来督促着易遥,一个单亲妈妈,也许她正是以这种方式来掩盖她的脆弱。我们不能责怪她,她只是在用一种她认为对的方式来保护她的孩子。可她淹没在暴力下的爱对易遥来说太过承重。我们知道在电影开始的时候,易遥的妈妈对她爱答不理,还经常指责她是赔钱货,有时还对易遥出手。生活在这样家庭里的孩子本来就不容易,易遥又不被妈妈理解,导致易遥形成了非常敏感的性格,也成为后来一系列不幸发生的导火索。
如果妈妈换一种教育的方式,有可能易遥在得病的第一时间就会告诉妈妈,妈妈也会带她去治病。但生活中没有如果,不幸还是发生了。虽然最后妈妈还是带易遥将病治好了,但有些伤害一旦造成,就没有挽回的余地。钱再重要也没孩子的身体重要,我相信每个母亲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易遥只是一个脆弱的小姑娘,得这种病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一方面这种病难以启齿,另一方面还是不想妈妈对自己失望吧!
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易遥被同学欺负而自杀只不过是其中一个最显在的原因,一些隐性的问题被我们忽视了,还有更致命的一点是不被信任。顾森湘死后,从小一直对她好一直陪在她身边的齐铭不信任她,口口声声说喜欢她的顾森西也犹疑了,这些也许比杀了她更痛。
从始至终齐铭的铭不是明天的明,顾森西的西也不是希望的希,顾森湘的湘不是相信的相,而易遥的遥却是遥远的遥。
我知这是电影,却不知怎么流了泪。只愿那个女孩一直明媚不忧伤,而我们也能被时光温柔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