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残联——小改》
前年冬天最冷的时候,一个朋友打来电话,说她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市残联在举办某项手工培训班。她知道我爱做手工,而且这次培训班所学的手工正好是我正在家自学的。——没人指导,全靠百度自学,摸索得正吃力。这个消息简直让我欣喜若狂,立刻打了电话问,人说学习时间是4周,是针对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属的免费培训。正好我有个亲戚有残疾证,就这样,当机立断报了名,把一年的休假全用上,虽不够一个月,边学边说吧。
这是我第一回走进残联。一楼大厅里放着几把轮椅,方便前来办事的人使用。只有5层大楼也配备了电梯,而且电梯的楼层按键设置的很低,方便坐轮椅的人够到。步梯设置成螺旋形的斜坡,也是为了使乘坐轮椅的人便于上下。培训教室在4楼,楼下是康教中心幼儿园。楼道里传来此起彼伏的讲课声和儿歌声。在培训班隆重的开幕仪式上我才知道,国家每年都有专用款项,用于残疾人的技能培训,目的是帮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改善生活。
学员里有几个是有听觉障碍儿童的家长 。根据国家政策,可以给0到6岁孩子申请配备免费人工耳蜗。这下可以省去几万元的费用。这对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能减轻很大的负担。出于种种原因,孩子的听觉障碍一般是两三岁才被确诊,由于孩子已经错过了最佳听说学习时期,装上耳蜗之后,必须在专业老师辅导下进行听说训练。这就是孩子们必须在这里上幼儿园的由来。我也注意到,来这里上学的儿童,几乎全部来自农村,费用全免是最大的原因。城市的或者说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可能会选择条件更优越的康复机构。
在培训班里,和我同桌的是小改。农村的女孩子结婚早,小改不过二十八九岁,大女儿已经七八岁了。小儿子是“前庭导水管扩大”导致听力障碍,出生时是有听力的,但发烧和头受到磕碰都会引起听力下降,等发现时已经快三岁了。如果孩子生下来就做听力筛查,是能筛查出来的,可以早干预,早治疗。当时也不知道可以免费申请耳蜗,就听了医生的建议做了国产的,好在参加了新农合可以直补,只用2万多就可以给孩子做耳蜗了。按国家相关政策,康教中心幼儿园费用全免,自己解决食宿。小改在这里带儿子做康复,丈夫在外打工,大女儿由老母亲在家照看着上学。残联在外环路上,离郊区近,能租到便宜的民房,差不多一个月一二百块就能找到个单间。但现在物价猛增,加上俩人的生活费,一个月再省吃俭用一千多元钱也是紧紧巴巴。
刚来的时候听说她家是*县的,我随口说我老家也是那里的。她像立刻信任了我似的,对我亲近起来。有什么事都想着我照顾我,我有时单位有事来不了,她就主动把我的作业完成,以免我来了跟不上进度。有天,小改没来,听说她大女儿发烧,她不放心赶回家去了。到下午快放学小改才匆匆赶回来。提起女儿,小改神色就黯淡下来,说对不起孩子。她在这儿陪儿子做康复,得两三年。“唉,欠女儿太多了。”说起来以往确诊儿子听力障碍时的打击,——感觉天都塌下来了;说起为孩子康复治疗吃过的苦头;又想起以后漫长的康复过程还有巨大的经济压力,小改的情绪低落起来。我劝她说,已经发生的事情就不要再想了,往前看吧。孩子目前进步很多,多好啊。吃过的这些苦和在外头这几年的经历,对你是锻炼,也是一种收获。这话可能说到小改心里去了,她不住的点头,说确实是的。
我们教室里听觉障碍幼儿的母亲有四五个,都是差不多的年纪。说话嗓门大,性格爽朗是她们最大的特点。熟悉之后,农村女孩子特有的朴实,真爽和泼辣让我深深的喜欢上了她们。三十不到的年纪,还是个大孩子呢,完全看不出她们已经品尝了生活的酸楚。每天一起上课,听她们说笑打闹,讲孩子的进步,吐槽老公的毛病,展示网购的物美价廉的包包……嘻嘻哈哈,笑成一片。最开心的是互相点赞集赞数,集够了去领取各种各样的小物件,东西不值钱,却给大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听着她们的笑声,我时常觉得自己也回到了无忧无虑的青春时代。每天教室里都涌动着蓬勃的青春的气息,连寒冷都被驱走了。
培训班结束那天正好是幼儿园放假,小改她们收拾好了行李准备回家过年。一会儿幼儿园放学了,孩子们叽叽喳喳跑上楼来了。小改的儿子洋洋叫着阿姨跑过来,像个小炮弹似的撞到我怀里,——黑亮的调皮的眼睛,敦敦实实的个头,抱着这个热气腾腾的孩子,几乎叫我湿了眼眶。孩子说话有些慢,但表达的非常清楚,真是让人高兴。
怎么回去呢,小改她们说,还是骑电动车。这么冷的冬天骑车,几十里路呢。她们爽快的说,没事儿,给孩子包厚点,经常这样习惯了。
我回到家时,雪已经大起来,不时的在想,小改她们,到家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