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看到一则知乎分享,题目是《摧毁一个熊孩子有多困难》。无尽的长度,往下展开全文了好多次都没到底。
里面贡献了无数亲身经历怎么对付熊孩子,有很多“机智有效可借鉴”的方法。也大部分站在“单身未育”的立场,表扬了很多看起来“善良、有公德心、愿意管教熊孩子”的家长。其中有这两条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熊孩子再熊,依旧是相对于成人“没见过世面”,容易相信这个世界的孩子。利用他们的无知来吓他们,让他们内心觉得恐怖,达到震慑效果,制止“恶行”,很多成人会对此很有成就感。
小孩子只是表达能力有限,他们的感受不亚于成人。况且这些听起来看起来残忍血腥的恐吓关乎人类基本生存的本能,想一时半会吓住他们并不难。
说这种话的人可以设想一下,你自己被告知“你不听我的话,我就把你剁了,分装在行李箱”“你不下澡?就像杀猪一样拿开水烫死你”,怕不够逼真,还顺带加戏演一出让他更相信。
对,你只觉得是个玩笑,可以快速体现你成人威信和管教力。对于孩子来说,他懵懂,阅历尚浅,他看到听到,简单的小脑袋一想,当真了。
这种场景被屡试不爽无非两个原因,成人在教育上的懒散无心,不学无术,和社会长久以来不尊重孩子的习惯。
嫌孩子烦的时候,打发和制止他们,成人往往迷恋于一句话,一个行为带来的即时效果。不想花时间精力,只想快,有效,能够吓唬住,就是最好的。
没错,抑制不好的品行,培养好的行为,还有所谓的教养,真的花时间花时间花精力。可能需要你从《西尔斯亲密育儿法》一直逐字逐句看到到《正面管教》、《孩子你慢慢来》……你要在他们“罪大恶极”时“温柔而定”地及时制止,一次还不见效,你要长期坚持,真是他们在长大,你也在进化。
有钱再赶个潮流报一个两万块的国外品牌早教,家长孩子一起蹦蹦跳跳洗洗脑,重新审视亲子关系。
再偷懒也得关注几个育儿公众号,看看super Nanny,兰海的的节目什么的。
太特么累跟烧脑费心了是么?
是的,少花钱就多花心思,愿意又花心思又花钱当然最好。
我们的教育还一直是不怎么尊重孩子的,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
穿开裆裤、说不听就打、小男孩被逗玩生殖器、吃瓜大妈贱笑着说:“你妈不要你啦,要把你卖掉”。
所以不要诧异那些惊悚的一胎强烈不待见二胎,还有学习喜羊羊收拾灰太狼,把同伴绑起来烧伤残的事例。
对比那些被“恐吓”的孩子,新闻内外还有无数被严重损害了身心,甚至致死的孩子,对于他们生命的尊严,连法律都只是轻轻带过。
没人看重孩子的生命、尊严和感受,又让他们怎么尊重别人的生命、尊严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