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每走到一个阶段,都会面临新的“困境”。
【十三】
大一的时光已经在悄无声息中结束了,前天吃火锅时不由地跟同学一起感慨“哎呀,这一年都完了,我们都要大二了”。这一年恍若即逝,堆叠了太多的事情与光阴。
在我看来,成长从来就不是一件那么美好的事情。《奇葩说》中有一期的论题是“我们该不该感激生活中的暴击”。为什么要感谢啊,它可是暴击,它的到来也许可以在一瞬间摧毁我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信心,磨灭我仅存的自信,这样的暴击堪称生活的灾难,何谈感激。怎么能不感激啊,它是暴击,教会我看清事实,明白什么是成熟,让我明白真正该去追求些什么。
幸福有时是一个莫大的伪命题,一个经历了无数暴击的人也许才会真正的成长。刘同说,谁的的青春不迷茫,即将奔二的人,大多即将经历或正在经历着这样的迷茫。忙、盲、茫成了生活的主旋律,成了我们拼命想要弄懂的命题。
01
来到大学之前,我们充满着对大学无限的憧憬。渴望着没有作业的生活,向往着一段纯洁美好的恋爱,期待着无拘无束的学习时间。于是,我们轻快的踏进自己选择的学校,开始大一的时光。
慢慢的,我们发现大学的课是变少了,但时间变长了;我们发现曾经向往的恋爱也许很难实现,我们开始嫌弃电视剧中的情节;我们发现大学根本就没有想象中轻松,天天抱着书一节课也不缺的人大有人在。于是,我们也拼命地往前赶,迎着随波逐流的浪潮,以微小的身份继续生活在这偌大的校园。
我们开始伤感,开始怀疑,难道经历了高考这场硝烟四起的战场,把自己弄得蓬头垢面就是为了成为更为微小的存在吗?人生还是这样,没有一条确定的轨道告诉你你将去往那里,于是你开始无端忙碌,无限迷茫,妄自盲心。
02
忙、盲、茫的状态有时候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坑,一旦跳了进去就难以脱身。之前看了很多的文章,大概都是一个优秀的青年作者感慨自己大一大二时随波逐流,拼命合群的旧时光。
陈大力曾写到,那时刚刚走进校园,还想安逸地缩成一团时,却发觉身边的人活的都太认真了。A同学每天泡图书馆、听讲座,一面对别人说“绩点不重要的”,一面暗搓搓拿了特等奖学金;B同学已经确定了要出国念金融,所以提前开始上雅思班;C同学跑去电视台实习,而自己却什么都处于空杯。于是开始慌张,开始越来越忙碌、迷茫,却自始至终不知道什么是真正应该追求的。
十八九岁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只能干巴巴地张望别人,四处收集人生范本。最后姿态拙劣可笑——哪里的好处你都想均分一口,但麻利的好处,都只蹭到了一小勺。
这是一种生活的常态,更是进入大学的我们的常态。因为有了多种多样的选择,所以每一个选择都看起来举足轻重。样式范本太多,难免挑花了眼。
03
人生每走到一个阶段,都会面临一个新的困境。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依旧适用。但是发现问题已经成了一个不那么简单的过程。
这学期的思修老师曾经让我们写过一篇看似十分庸俗的文章,他让我们谈谈自己的大学梦想。这真是一个俗不可耐的话题,梦想给人的印象从来都是又大又空,说多了也只有实现才是真理。但是谈论梦想却是一个让我们明确目标的过程,即使难以实现,却也不算完全茫然。
在这篇文章中,我写到,我希望在大学能够找到一种真正适合自己的状态。也许是一个人独来独往,把圈子放的越来越小;也许是天天在图书馆泡上一整天,见证着一杯杯凉掉的水;也许是看惯一切后,以极端平静的心态继续着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但我想,总能找到的吧,找到一种自己的人生模式和范本,摆脱忙、盲、茫的困境。
04
前一阵子,学校里举行了一个活动。在教学楼前树立起了这样的两块板子,上面分别写着“有些事,我想在毕业前完成”、“有些事,我想在毕业前无法完成了”。参加的人很多,有人想去游走远方、有人想找到好的对象、有人许诺要努力考研、也有人说要学会一项技能。
大概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树立一些这样的目标吧,有着对自己明确的期待。着些期待不需要多么宏大与华丽,只要足够支撑心灵就够。这人生啊,总要有些东西对自己的内心招兵买马才行啊.
拿来盲目追逐的时间会消耗我们一大截的青春,正如怎能在机场等一艘船来呢。
我们的精力有限,并且会越来越有限。只有抓住些什么才能够让自己不那么无端忙碌和迷茫,让自己在人潮中不再微小与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