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了一部电影《杀戮》,看完感触良多,电影主要讲述了两个孩子打架,其中一个孩子拿棍子把另一个孩子的嘴打烂了。最后两个家庭只好聚在一起解决这件事。印象最深的是朱迪饰演的家庭主妇兼业余作家潘尼洛普 。在最开始的5分钟你会觉得她像天使,作为受伤孩子的妈妈没有生气、没有吼叫、没有失控,反而满脸堆笑,温文尔雅地接待另一对夫妇。这几乎带给我一种错觉受伤的不是她的孩子。而后,戏剧性的一幕上演了,尽管她这么nice ,可是后来却遭到其他三个人的攻击包括她的丈夫。为什么?原来她最爱强占道德至高点,所以她说的话,做的事看似非常有道理,非常正确,其他几个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去回击她,可心里特别不得劲。最后,她遭到了集体的攻击。
在生活中这样的人其实很多,我妈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次吃饭,爸爸多吃了几口咸菜。妈妈看见了,焦虑地喊:“不要吃这个,这么咸,宁愿扔掉也不能吃,吃了对身体不好。”爸爸害怕浪费没有听,吃了。这下完了,从这以后,我妈就开始叨叨:我是为你好,这么咸,让你不吃你就是不听,好像我害你似的。爸爸每次则像做错事的孩子似得低下了头,也不吭气。又过了几天,爸爸身体不太舒服量过血压发现血压有些高,担心地对妈妈说:“今天血压有点高”期待着我妈妈的关心。妈妈立马表现出她的关心:“跟你说吧,不能吃那口咸菜。不要你吃,你还偏吃!看,血压高了吧,我说这话都是为你好,知道吧!”这句话看似真的很正确,可是为什么听着这么难受,相信我爸心里也是非常憋,可是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过了一会,到了他俩出去散步的时间了,妈妈还在穿鞋,爸爸就不耐烦的喊道:“每次出门都这么慢,还出不出去了!我不等你了,我要先走。”然后就真走了,妈妈一脸委屈看着我:“你看,你爸怎么这么莫名其妙,不可理喻,气死人了!”说完气呼呼地回房了。其实这次爸爸的不耐烦是对妈妈看似正确的唠叨的反击,当妈妈打着“为你好”的大旗反复唠叨我爸,我爸即使有情绪也发泄不出来,可心里压抑难受,所以只要有机会就会攻击回来。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这样的人也随处可见。其实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家庭琐事上,你是不是正确并不是那么重要。有时候你竭尽全力地证明了你的正确,却失去了宽容体贴、失去了同理心、失去了和谐美好的关系,失去了爱!值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