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自己对学习是一个非常专注的人,我记得从小到大一遇到什么烦心事儿,我的习惯就是看书或写日记,虽然算不上是什么学霸,但我知道什么能够让自己静下来,包括工作也是一样的,每次在工作当中觉得很耗能很累的时候,我都会选择拿一本书坐在舒服的地方读很久,瞬间就觉得被充上电了,而且一本书就像是快速充电器,完全超越了充电五分钟使用两小时的效果,今天在花花教授的文章里也看到了同样的比喻,就是曾经我用放大镜做过的实验,因为当时的课桌是有一个桌套的,实验课上我为了证明物理课上学到的凸透镜可以聚焦,把放大镜放在嗯阳光下,真的把桌套烧了一个窟窿…
今天看到花花教授的一段话,一下子找到了共鸣,摘出来mark一下
【如果把全神贯注的能量比作放大镜,它可以聚焦太阳的光线。如果把放大镜晃来晃去,光柱不断移动,这时的放大镜没有任何能量,但是如果让它静止下来,让光线集中于一点,停一段时间,马上就可以看到奇妙的效应了。
人的能量也是如此。如果太分散,不断地变换,能量无法集中,就不会有任何成就,但是通过全神贯注、把意念集中于一个目标,假以时日,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
对于心理学的学习和实践,也是想要一条道走到黑的,其实选择心理学是一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当时的我一门心思想要去北京,因为家里的一个表哥也是我当时的偶像在北京工作,所以高考志愿里这样的学校基本都在北京,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也算是父母的期待吧,手一抖,用5分钟的时间把提前批的志愿也随手填了一个学校,当时的我并不知道华师是在武汉的,也并不知道华师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专业是在全国赫赫有名的,选专业的时候纯属不想当老师,所以选了一个,自认为学校里没有的学科,这样我就可以不用去当老师了,而心理学是在高中的时候被同学种过草的,在那个时候流行一本叫求学的杂志,会提供一些关于专业的介绍指南,看到心理学时,我就觉得耳目一新,再加上同学的种草,心里就记住了这个专业,没想到5分钟的决定,竟然成为了让我想要用50年追寻的事业!
这十几年的心理学之路走下来,我发现,你的注意力在哪里,收获就在哪儿!
文中还有这样一段话,也触动到了我:
【就像莫高窟里的壁画,不管世人是否能够走到那里,壁画自身的感受一直在,也许它也在等待,等了一个又一个的世纪,等了几千年的云和月。然而,正是这种等待,敦煌成了敦煌!】
每个心理人在做的,不就是等待着每一个有想法儿的人,最终成为他自己吗?不就是看见他的感受,陪着他看见自己,了解自己最终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吗?不就是怀着对生命的敬畏,陪着这个生命度过他人生中某一个断电的日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