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秀丽的日记能量群里看到了秀丽的晨间分享,说了“超限效应”,今天特意了解了一下这个词的含义及应用。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这个词来源于,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也让我想到了平时和孩子相处的时候,比如:某一天要一起去上课,眼看到了要出发的时候,孩子还不紧不慢的在收拾东西,这时候你催促了一下,孩子会觉的有点内疚,但动作似乎没有加快。这时候你又催促了第二遍,孩子会说好的好的。一分钟后他还没有准备好,你看不下去了,又催促了第三遍第四遍。
随着催促次数的增多,孩子就会从内疚变成不耐烦,最后上升为反感、讨厌,甚至憎恨父母的这一行为。干脆,你越催我越慢。
更有效的做法,其实提示一次,最多两次就好了,你就坐在沙发上安静的等着,等他来找你说:好了,我们出发吧。没有迟到,皆大欢喜;迟到了,让他自己承担后果,去体验一下这样做带来的真实的感受,下次他自然就会注意了,毕竟,每一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他当然会选择对他好的行为方式。
超限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报告演讲、广告宣传、团队管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沟通交流等,都要注意超限效应的几点注意事项:不要以自我为中心,注意方式方法,把握好“度”,要换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