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如今,我一听见“嗡儿,嗡儿”的声音,脑子里便显出一弯残月来,黄黄的,像一瓣香蕉似的吊在那棵榆树梢上;院子里是朦朦胧胧的,露水正顺着草根往上爬;一个灰发的老人在那里摇纺车,身下垫一块蒲团,一条腿屈着,一条腿压在纺车底杆上,那车轮儿转得像一片雾,又像一团梦,分明又是一盘磁音带了,唱着低低的、无穷无尽的乡曲……
这老人,就是我的母亲,一个没有文化的、普普通通的山地小脚女人。
背景阅读资料:https://shimo.im/docs/AktKwgLEusIy4SeY/ 《(节选纺车声声)母亲——贾平凹》,可复制链接后用石墨文档 App 打开
【分析】
1、
开头先声夺人,题目是“纺车声声”,因此作者也由纺织的声音“嗡嗡”来展开联想。
另外这种手法就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样,通过细致入微的细节,像电影一样层层推进事物的画面,让人身临其境。
一弯残月、榆树梢、露水,草根,灰发老人,摇纺车……
先景后人,最后定格在主人公——母亲的身上。
2、
“像一瓣香蕉似的吊在那棵榆树梢上”“那车轮儿转的像一片雾,又像一团梦,分明又是一盘磁音带了,唱着低低的无穷无尽的乡曲…”
调动了五感,文章有声有色,有形有味,逼真的画面感就不由自主将读者代入情景中。
3、
最后进入主题:“这老人,就是我的母亲,一个没有文化的普普通通的山地小脚女人。”
分析这句话,不是说“这老人,就是我那没有文化且普普通通的母亲”,而是将形容词“没有文化的普普通通的”放在后面作为一个补充说明。
这样的句式读起来更有韵律一点,并且也能让读者把重点放在“没有文化”、“普普通通”、“山地小脚”这些形容词上,更深刻地刻画了主人公的形象。
【刻意练习】
如今,我一听见“咯咯、咯咯”的声音,脑子里便显出半轮旭日来,羞答答的,像一个小姑娘似的躲在那水波涟涟的海面上;
座落在小岛上的高山是若隐若现的,高山上遍布咖啡树,仔细瞧一瞧,依稀能捕捉到麝香猫正偷吃着咖啡豆;
几个灰发的老人正在那里和猫进行“争夺”,背上背一个篓,一条腿屈蹬着,一条腿踩在树干上,一只手扶着,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摘着咖啡豆,不时发出笑声;
那笑声溅得像黄河的浪花,又像太阳穿过云彩放射出来,分明又是一种交响乐了,刺激着耳朵,传递着满足,余音阵阵,不绝如缕……
这些老人,就是koon kee的采摘工,几个有30年采摘手艺、勤恳质朴的老农民。
【对比思考】
这段话我要经常看了,特别有个人风格和想象力,但却不夸张,充满着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