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沙生植物想到
文/岳海霞
没到过沙漠的人一定以为那里只有漫天黄沙,而去的人一定见过沙生植物。
沙漠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冷热变化剧烈,然而这样的环境里也并不是寸草不生,尚有拧条、红柳、骆驼蓬等沙生植物一片片、一丛丛为这苍茫装点着寂寞。它们在这种严酷的环境里练就了一身适应艰苦环境的本领。那顽强的生命力实在令人惊异,甚至是敬畏。
今年秋天去金塔胡杨林景区时,从大门口一直走到胡杨村大约四、五公里,沿途两边是各种沙生植物,忍不住拽一拽红柳,长得很结实;摘几颗沙枣放入嘴里也有一丝的甜意;摸一摸蓬草的绒毛,软软的在轻风中婀娜。远望一丛丛蓬草,如只只绵羊安静地卧在沙滩上。沙漠并非想像的那样寂寞,也是蓬蓬勃勃。
在沙漠里,除下雨外的任何一种自然现象都会让这些植物死去,然而沙生植物为了能吸收更多的水份,拼命把根扎
下向沙漠深处;为了减少蒸发,把叶子尽量变小;甚至为了保护叶子免受高温强光,长出一层长长的绒毛。总归它们为了活下去,不断适应环境,顽强地与自然进行抗争。向世界诠释着生命的坚强,这世上的任何一种生物都应如此,不管身处何等恶劣的环境,都应该学会适应并通过努力尽可能改变,用尽自己最大努力活下去。
猛然间想到《活着》里的主人公福贵。福贵的每一次不幸都能让他轻生,可他散尽家财可以活着,父母妻儿去世可以活着,最后连小外孙夭折竟也没有去寻了短见,还是和那头也被他叫“福贵”老牛相依为命 。生命的力量不仅来自于喊叫、进攻,有时更需要忍受,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与平庸。
有多少人发出过“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不如死了算了!”然而不论现状多糟糕,只要撑过去,就会有想像不到的意外。活着大多数时候就是自己对人生的一种体验,无论富贵、贫穷,你今生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除了不可抗力所致,其它原因都不该成为主动选择放弃生命的理由。
在茫茫人海里,在浩瀚的宇宙间,你的一生虽然如一朵花开了很快就谢了;如一滴水或随着河流入海,或变成一个雨点落入大地;甚至如一粒微尘轻轻飘过。不可否认,每个人都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但既来了,就算有无尽的苦痛与折磨,不要报怨,更不要主动放弃做一个逃兵,而是要用尽全力留下自己的跫音,告诉这世界——我来过。
2018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