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那些在各自领域做出杰出成就的人,多是虚心好学之人,他们虚心求教的对象,是不拘于何人何时何地的。或许正因为如此,成功才如此眷顾于他们。这是一种“礼”,更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常言道,大海之所以为大,在于不拒细流;高山之所以为高,在于不辞土壤。知识不惧多,学问无止境,不知则学,精益求精,既是做人的道理,也是求学的“捷径”。古今之伟人、名人,在学业、事业上有造诣的人,莫不具备“每事问”的精神。
作为徒弟,无论何时都应该有不耻下问的精神,不断向自己的师傅提问、发问,从师傅那里不断获得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经验。相比于师傅主动传授,徒弟自己问出来的问题往往是其知识、技艺和经验的缺口,是最急需解决的漏洞。因此,从师傅那里获得的答案往往也是最有针对性、最受用的。只有不断发问,让自己成为“十万个为什么”,徒弟才能够不断在提问中获得知识与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并让师傅充分认识到徒弟最急需提升和补足的方面。
有“神医”之称的我国古代医学家华佗,精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等各科,其中,尤以外科最为擅长。华佗成名以后,求他诊治的人非常多。
某日,有一年轻人前来看病,华佗询问检查过后得出结论:“你所患之病为头风病,药倒是有,只是药引子无法寻找。”
“需要用什么做药引子呢?”
“生人脑。”病人闻言吓了一跳,这药引确实无法寻找,于是,只得失望地回家了。
一段时间过后,年轻人又遇到位老医生,老医生问他:“你可曾找人看过?”
“我找华佗看过,他说要用生人脑做药引。”
老医生摇摇头,说道:“不必非用生人脑,你去找十顶旧草帽,熬汤喝了就可以。记住,一定要找人家戴过多年的。”
年轻人依言而行,果然药到病除。
又一日,华佗巧遇年轻人,见他精神抖擞,不似有病模样,于是惊讶地问道:“你的头风病治愈了?”
“是啊,多亏了一位老医生。”
华佗将事情了解清楚,心里非常敬佩那位老医生。他决定向老医生请教,将他的经验学来。但他知道,如果人家知道他是华佗,肯定不会收为徒弟。于是,他将自己扮成一名普通人,跑到老医生那里当起了学徒。
直至三年以后,老医生外出,华佗在为人治疗疑难杂症时被老医生看穿了身份。老医生对华佗的好学精神极为钦佩,将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及所得偏方倾囊相授。从此,历史上便有了这样一段虚心求教、不耻下问的美谈。
已经能够为人师的神医华佗尚且如此不耻下问、虚心学习,更何况于普通人呢?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谦虚是求学建功必备的一种素质,谁不谦虚,谁就会被成功拒之门外。
虚心求教、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不仅体现出一个人良好的修养和深厚的内涵,而且在实际的工作中也会让自己受益匪浅。既然要当别人的徒弟,那么就请低下高傲的头颅,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不羞于向自己的师傅发问,这样就能够少走许多弯路,少浪费许多时间和精力。
推荐好书: 《好师傅这样当 好徒弟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