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以为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于是当初抛夫弃子,奋不顾身地来到了新西兰开始了留学之旅,没错,我就是第三类人,女博士,可不曾想求学路,特别读博士的道路竟是这么的艰辛。
首先要面临的就是语言问题。尽管在国内自认为英语还不错,怎么着雅思也是裸考了7分,因为这还申请到了新西兰政府奖学金,可一下飞机却傻了眼,一句都听不懂,就纳闷了,在中国的那些老外说的英语都是标准的BBC或者VOA口音吗?怎么一到新西兰之后,就觉得这世界上还有一种非BBC和VOA的英语。于是花费了很长时间去适应当地的口音,开银行账户、去超市购物等等都遇到较大的困难。直到过了一年才可以听懂KIWI们在说什么。
其次是culture shock+home sick。文化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异,再加上语言的问题,导致很强烈的文化震荡和思乡之情。现在即便能够听懂当地人在聊什么,能进行日常的沟通,但是却很难进行深度交流,因为文化的差异,比如他们聊某种叫做“L&P”的饮料,某种chocolate, 某个特殊的festival的时候,你会不知道如何切入这个话题。另外,需要习惯当地人的做事风格,慢节奏的生活方式,每周放工资,然后周五一定要去酒吧喝啤酒,把一周的钱都花光。有时候会抱怨自己为什么要来到这里,在这样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背井离乡,这个PhD对自己来说就真的这么重要吗?重要到需要牺牲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需要错过儿子成长的美好瞬间?
再次,跟导师的磨合,我的两个导师:一个德国人,一个苏格兰人。一个做事刻板,1+1必须等于2,凡事追求完美,必须把一件事情完成之后,才能做下一件事;而另一个则天马星空,思维跳跃。有同学说这样才好,可以帮助你同时练习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说是这样说,但是最终我自己才是整个项目的掌控者,于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他们两之间周旋,找到一个让他们两都满意的方案实在是很难的,因为既要保证项目的严密逻辑性,同时又要保证项目具有一定的创意。
经过一年不眠不休地折腾,每日起早贪黑的看paper,写研究计划,最终身体进入了待机状态,需要自我修复了,我终于可以每天保证八小时睡眠了,终于可以给自己足够多的时间反思自己一路走过来的路。读博士不能太较真,太较真了很容易抑郁,反倒效果不一定太好。话说,只有亚洲学生才周末来读书馆或者办公室拼命学习,看不到kiwi们周末还来学校的。另外,读博士的学生中,99%都来自亚洲国家,以我在的学校为例,本地人读博的寥寥无几,而且他们读博都不是为了进高校,从这里可以看出价值观有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