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近几个月以来接触的95后比较多,对年龄无比敏感。那一声声"姐姐"、"阿姨"让人发慌。
17年,步入社会的自己还是个“小孩子",感觉处处被照顾被保护。这个社会很温暖,总是被一些陌生的温暖所感动。1年以后,依然觉得自己还是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小孩子”。
00后已成年,第一批90后已经步入中年,招聘会上95后越来越多,收到的简历越来越年轻。
只有想起自己的年龄的时候,我才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不在是"小孩子"了,同龄人已为人夫为人母,已然是一家人的顶梁柱,已经担起了更大的责任。
对于自己的孩子气,不知道是幸运还是悲哀,即使是悲哀也是幸福的悲哀。活了那么多年,家人从来没有让我有过一点点的担心,没有为一点点的茶米油盐操过心,活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买过一粒米,一袋盐。第一次买米是毕业1年后,同事带着去的,分不清品种,分不清好次。
我不恋家,我不想家,我不担心,我管好自己足以。逛超市从来不去生活用品区域,朋友拉着我去,我总感觉这个地方是家庭妇女经常光顾的地方,她喜欢做饭,看见锅碗瓢盆会激动,会兴奋。我无感甚至嘲笑她提前步入妇女生活。
直到毕业我才知道锅碗瓢盆和会做一手好饭的重要性。
自己到一个陌生的小城上学,不认识任何一个人,爸爸把我送到之后一走了之,一个人去买生活用品,去融入那个陌生又讨厌的城市。我甚至有点责怪他的狠心,直到后来妈妈从舅舅口中得知,他把我留在那的时候红了眼圈,一直没告诉过任何人。
我学着去适应,去融入那个陌生的环境,结交陌生的朋友,可能是那个时候我学会了忍受孤独,看起来高冷又难相处。
毕业时妈妈听到我要留在外面的时候泣不成声,我才幡然醒悟,他们可能开始需要我了。
前几个月妈妈做了个小手术,我第一次以大人的身份和医生交接、检查、办住院手续,签各种各样的字……我不知道自己要先干嘛,下一环节我要做什么,我该先去哪里,先去找谁……每一次我都要问爸爸,爸爸无奈又爱怜的笑笑,我像一个大傻子一样东跑西问。
不是娇生惯养,没有富足的生活,也是大山深处的孩子,但父母用所有的爱富养了我,只要我要,只要他们有,所有东西都会满足。
妈妈老讲一个故事:小时候我硬要一个布娃娃,她没给我买,我哭了一路。她说那时候没钱,看我哭那么伤心她也难过,怪自己没有太多钱给我买,现在想想都后悔省下那10块钱,让我哭得那么伤心。要是现在要多少买多少。
布娃娃10块钱。妈妈没给买布娃娃,买了一双红色的小皮鞋,25块钱。她觉得小皮鞋我可以穿很久,布娃娃没什么实用价值。她想用25块钱的小皮鞋哄我,我可能会停下来。可是我没有……
那时候大概3-4岁的样子,至今我都清晰记得那个布娃娃的样子和那双红色的小皮鞋。小皮鞋我也很喜欢,只是它不能取代那个毫无用处的布娃娃。
外婆家隔壁的小女孩有一个布娃娃,我经常和她一起玩,一起给布娃娃喂饭。布娃娃穿漂亮的小裙子,蓝眼睛一眨一眨的,很可爱……
可能妈妈心里一直介意这件事情,小学5年级的时候给我买了个狗娃娃。村里婶婶问那么大了还买这些东西啊,妈妈笑着说:她喜欢。
之后的一个街天,外公知道了我要布娃娃,妈妈没给买哭了一路的事情。给我买了一个,我很喜欢。我的布娃娃有两个兔耳朵,穿紫色毛边的碎花裙。
外公外婆很疼我,外公总是喜欢拿大额钞票和1角1块2块的逗我,让我选。我不知道面额最大的是多少,但是我认识1角、1块这样的小面额现金,我就只拿小面额的现金,外公外婆哈哈大笑,问为什么不拿大钱,我说大钱是国家的。我也不知道这是在哪学的,估计也是受外公外婆的影响吧,那时候外公是在财务室任职,什么官我不知道,只知道他管着很多很多钱。大钱是国家的,小钱才是我的。外公去世后外婆用黑色大书包背着一大袋钱送去政府。
外婆会托人从城里给我买粉色连衣裙,泡泡袖,胸前两排花边,裙摆很大,荷叶边裙摆,上面有粉色大花朵,红色小花做点缀,我可高兴了,因为只有我一个人有。穿着连衣裙、蕾丝花边袜、手里抱着布娃娃,仿若小公主。
弟弟出生后,布娃娃旧了,连衣裙小了,我喜欢把我的连衣裙给他穿,给他的寸头扎头发,别我自己的小别针。电视里看见人家戴面具,弟弟就把我的布娃娃脸拆了下来。还好,那时候我已经不喜欢布娃娃了,不然我拆了他。
至今,妈妈依然会叫我和弟弟“小公主“、"小宝贝"。我们不富有,我们会相互吐槽,相互“嫌弃”,相互“鄙视”,讲小秘密。“小公主”长大了,但“阿姨”依然是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