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1398年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他的父亲于仁特别崇拜民族英雄文天祥,把文天祥的塑像供在家里。也许是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于谦从小就以文天祥为榜样,可能于谦还超过了他的榜样,挽救了他的王朝。
1421年,23岁的于谦参加科举,结果于谦展现了他耿直的“愤青”品性,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多有指点,对当朝皇帝的言行也毫不留情评价。当然这样的“立意不正”的文章自然没有取得优异的成绩,只是一个名次很靠后的进士。
于谦因祸得福,没有进入翰林院,而是做了一名监察官,虽然官不大,但是很对于谦的“胃口”。他在监察员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公平公正的办了几个大案,弹劾了官场上的贪官,被老百姓交口称赞,称他为“廉干”。后来被提拔为中央的监察御史。
1430年,于谦这一年32岁,被皇上亲自提拔为兵部右侍郎(国防部副部长),这个决定也为于谦挽救大明埋下了伏笔。
1435年,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镇登基,那时朱祁镇只有八岁,这可能是大明的第一位小皇帝,但不是最后一位。皇上年幼,“三杨”辅政,稳定大局。
1441年,15岁的朱祁镇开始亲政。不久之后“三杨”先后离世,皇帝终于摆脱了各种约束,可以为所欲为了,有一个皇上宠信的宦官叫王振,王振本是山西的一个私塾先生,为求富贵,自宫进入皇宫,王振在小皇上身边多年,对小皇上了如指掌。对内蒙蔽皇上,对外结党营私,一时间风头无二。就拥有着绝对的权威,王振就这样成了大明王朝的实权派。
但是王振是个有文化的太监,他不满足于荣华富贵,还想要建功立业,清史流芳。恰巧此时蒙古也先在边境作乱,于是怂恿朱祁镇御驾亲征。仅仅经过三天的准备,朱祁镇就带着五十万大军出发了。这其中就包括明军三大营: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这已经是北京城的全部家当了。
准备如此匆忙,或者说完全没有准备,大军开拔时自然就乱作一团。大军才行到大同,前方战败的消息不断传来,朱祁镇和王振看到战场上尸横遍野,流血漂橹,开始感觉到战争不是那么美好了,于是王振害怕了,准备撤退了。
虽然王振建功立业是没戏了,但是他还是要炫耀一下的。于是就让大军经过他的家乡,向家乡老百姓显示一下他衣锦还乡的荣光。走到半路,又觉得不妥,大军可能会踩踏家乡的粮食,于是又取道宣府。就这样兜了个大圈子,大军疲惫不堪。
大军在长城之外,被也先追上,结果明军被也先大军打了个落花流水,王振也被明廷愤怒的大将樊忠诛杀,明英宗被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消息传回京城,朝野震惊,本来是代为主政的朱祁钰彻底慌了。众大臣建议立刻南迁,但是南迁就意味着丢掉北方的大片领土。这时兵部尚书(国防部长)于谦站了出来,“提议南迁的人应当斩首!京师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动便大事去矣。难道不见宋朝南渡的故事吗?”众大臣为于谦的理论及气势折服,朱祁钰也同意于谦的主张,力据蒙古。
1449九月,于谦及诸大臣认为国一日不可无主,请朱祁钰登基,即为明代宗,定年号为景泰。朱祁镇成了太上皇,也就没什么用了。
此时北京的精锐部队都已经丧生长城之外,留下的只能说是预备队,于谦一方面招募民兵,另一方面要求各地派出部队进京勤王。于谦命勤王之师全部过通州取粮,巧妙地解决了粮草问题。
同年十月八日,著名的京城保卫战开始了。这一战于谦作为兵部尚书,任作战总指挥。宫中九门,最重要、最难守的德胜门由于谦自动请缨守卫。曾经儒雅的书生,现在变成了威猛大将,指挥自若,身先士卒,声势浩天,“敢违军令者,格杀勿论!”最终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也先狠狠作罢,带着朱祁镇离开了北京,北京保卫战就此胜利。
于谦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政治场上。1450年,太上皇朱祁镇终于被接了回来,但迎接他的不是兄弟情深,而是囚禁之灾,这一囚就是将近七年。1457年,正月十六日,徐有贞主策划夺门之变,接出了朱祁镇,以太上皇的身份复辟成功。
得势的徐有贞陷害于谦,1457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就在这座他曾誓死保卫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后的结局——斩决。接下来的就是抄家。堂堂一品大员,家里空空荡荡,毫无家产。抄家的人都对于谦的清正廉洁肃然起敬。
于谦的一生就如他的那首《石灰吟》所写: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 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八年后,明宪宗朱见深即位,为于谦平凡昭雪。再之后的万历皇帝明神宗,尤对于谦敬仰有加,授予谥号“忠肃”。
于谦的祠堂就在西湖边上,和岳飞做了邻居,“青山有幸埋忠骨”。但是这座祠堂鲜有人知,也没有多少人来祭拜。我们只知说相声的于谦,而不知忠臣于谦,还真是“健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