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最后归宿不是电脑而是人脑——战隼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多数人似乎都有收集信息的爱好和习惯,犹如收集过冬食物的松鼠,不这样做仿佛就没有安全感。然而,信息收集只是个开始。扪心自问,我们的电脑或者手机里收藏着多少我们再也不会去阅读的信息呢?归根到底,信息不等于知识,个人信息管理(PIM) 亦不等同于个人知识管理(PKM)。
知识管理的过程,其实是“学习-保存-共享-使用-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一个闭合的圆环。下图是某位大大发表在论坛上的一张图片:
在知识管理的每个环节,我们都需要问自己如下问题:学什么?保存什么?如何分享?自己拥有的知识专吗?独特吗?足够用来创造自己的个人品牌吗?如此一来,我们的知识管理就不再是漫无目的,而是有的放矢的了。
个人知识管理的新手应该知道如何获取知识。知识来源大约有两种,一种是系统知识。可以通过书本(纸书、电子书、论文)、专业课程、名校公开课、TED演讲等途径获得;另外一种是碎片化知识,可以通过网页、论坛、社交平台等途径获得。随着阅读材料的电子化和工作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们难以静下心来阅读大部头的名著。甚至连稍微长一点的文字都不耐烦阅读。因此,碎片化、图片化阅读应运而生。阅读碎片化虽然是大势所趋,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完整系统化知识的重要性,不要成为碎片化阅读的牺牲品,坚持从书本当中获取系统化的知识。
快餐式的浅阅读虽然便捷轻松,有利于放松紧张的大脑。然而,如果我们长久地满足于从电子设备上获得的那一点点知识,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恐怕也是片面而有限的。因此,为了不被“温水煮青蛙”地被不断迭代更新的知识社会淘汰,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进行系统的“深度阅读”。
而对于碎片化信息,因其庞杂而混乱,一一记忆不大可能。应该用恰当的工具高效管理管理碎片化信息。印象笔记是一款风评上佳的知识管理工具。对于碎片信息而言更是如此。比如,微信上的推送和微博上的信息都可以通过关注“我的印象笔记”进行管理,发送到自己的印象笔记之后在不同的设备上同步共享,印象笔记的检索功能也是非常强大。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删除非必要的推送,养成随身携带纸笔的习惯,形成知识管理系统之后不要轻易更改。熟悉个人知识管理流程之余,可以适当使用知识管理工具提高效率。以下可以利用的一些小工具。
收集整理:印象笔记(纸笔、录音笔、手机(拍照录像截图)、Camscanner)
知识储存:移动硬盘、百度网盘、iCloud
内化: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