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5日 Lee公子 文 于昆明
读书有三大痛点。
第一个痛点是没有时间读书。
一本书用碎片时间来读,读得拖拖拉拉,读到后面,前面也忘记了,干脆放弃,一本本全是读了半截的“烂尾书”。
第二个痛点是书读不深。
囫囵吞枣读完,读得不知所云,时间一长,读过什么都忘得干干净净,根本记不清自己花宝贵时间精力读书,自己学到了什么。
第三个痛点是学习缺少方向。
看到有趣的书名或者朋友圈子一推荐,兴趣上来,就乱读一通,缺少有方向的积累,学习没有“矢量”,学成一盘散沙,进步迟缓。
第一个痛点,我用听书模式基本能够解决(详见本人以前的文章《“听书”的学习方法》)。
第二个痛点,我希望用“读书思考模型”来解决,或者至少能够有所改善。
第三个痛点,“读书思考模型”可以对学习的方向性起到一定的辅助梳理作用(但是还不能完全解决这个痛点)。
随着听书速度的加快,自己的阅读效率飞快地提升。一次在健身房锻炼3个多小时,竟然听完了3本书(2本较短的书,一本以前听了一半的书)。
但是听完以后,到底又有多少转化为自己的所知所用呢?可以说,这样从头到尾听一遍书,完全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2015年自己就听完了克里斯坦森的《如何衡量你的人生》,现在回想本书,竟然除了记得他为什么写这本书的缘由,对于书中的核心观点竟然没有任何印象,2018年只能重新花时间再读一遍。
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
读过很多书,但是读书的效果并不好。
读书的效率看似很高,但是到底读了些什么,效果却很差。
这应该是一个普遍的痛点。
提升读书的效果,比一味追求读书数量和效率重要得多。
到底怎样提升读书的效果?
读书其实是心智在用餐,跟身体要吃饭一样的道理——要吸收食物中的养分必须首先分解食材,再用不同的烹饪方式制作菜肴,然后才能谈得上依靠自己身体的消化能力把食材分解为养分。好比吃潮汕牛肉火锅,大厨要把整头牛分解开,皮是皮,骨是骨,肉还要分部位用不同的刀功细切,这样才能提供可以享用的美食。如果上来就拿一整块牛肉生啃,结果自然是口感很差,而且消化不良。
一本书也类似于一头完整的牛,也需要分解成不同的内容素材,才能让我们理解和吸收,但是一般人的看书方式,基本上就是原始的“生啃牛肉”的做法,结果自然也是“口感很差,消化不良”。
基于自己的读书体会,设计的“读书思考模型”,实际上是提供了一套“食材”分解、切细、烹饪这几个环节的工具(类似于处理食材的砧板、刀具、锅子这些炊具),后面的“消化吸收”环节,效果取决于读者个人的认知水平对内容的理解程度,吸收效果会因人而异。
“读书思考模型”的设计理念
提高所学内容的转化率有几个方法:
1. 有方向、有目的、有专题地学习。
2. 带着问题、困惑和亟须解决的矛盾来学习。
3. 搞清作者的思维脉络和核心观点,减少对作者观点的断章取义和片面批评。
4. 解构书中的内容,骨肉筋皮都要分类处理,眉毛胡子不能一把抓;
5. 不用贪多求全,消化掉自己能够消化的部分就可以了。
6. 有学习前后的认知对比,有思考,有评价,有反思,有怀疑,而不是一味接受。
7. 经典内容重点摘录,以后常读常新。
所以,阅读前,先要梳理一下自己对读这本书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以及自己现在对于本书主题的认知水平到什么程度,然后再开始阅读。这就是“有方向、有目的地学习”。
正式开始阅读的第一步要先预设问题,通过阅读序言、目录、结语等内容让自己对全书内容产生概括性了解,基于自己现有认知水平,会联想到一揽子问题,进而产生解答问题的求知欲。有了求解问题和困惑的欲望,阅读的时候就会有的放矢,阅读效果从而会有质的提升。
“罗列问题”这一步可能很少有人实际去做,一般读书都是翻开就读,目录可能都是一带而过。其实,这一步正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磨刀”环节,阅读效果的好坏,大约有一半是这个环节决定的。所以“罗列问题”这个动作的完成非常有价值。
由于一本书的信息量很大,作者的观点也不只有一个,大多是成体系的观念输出,读者很难一下子搞清作者的整个思路,因此需要对作者每一章节内容中的关键词做一些记录,知道作者都在说什么,串联起来之后才知道作者的整个思路体系是什么,避免看了半天书,记住几个只言片语,曲解甚至误解作者本意,用一些断章取义的偏见误导了自己,对外评述本书的时候,还会误导他人。
在读书的过程中,并不需要追求记住书中全部的东西,但是要提高内化到自己心智中内容的质量。也就是说,只要吸收到适合自己现阶段所需的营养即可,不要奢望一次性吞下“整头牛”。
所以,读完一本书以后,需要在六个方面有所收获。
1、提升认知水平
主要是从书中学到的“Know Why”的东西,例如,认知、原理、规律、原则等,都是这一类的内容。
2、理解作者观点
理解作者提出的个人观点、意见、思路等,包括作者(或引用他人)的观点、道理、逻辑、建议等,都是这一类的内容。
3、收集解题方法
读完书后,实现从解答疑问题,到解决应用题的效果,学到“Know How”类的东西,包括书中介绍的方法、工具、流程、步骤等,都是这一类的内容。
4、积累事实素材
学到“Know What”的东西,包括书中提出的新概念、数据、信息、案例、实验等,都是事实素材类的内容。
5、丰富心灵体验
书中优美的文字描写、比喻类比、箴言金句等,也是值得收藏和品味的内容。
6、升级思维系统
结合自己提出的疑问,对比书中观点,自己得到的总结、启示、应用场景和解题模式,都是对自己思维系统的升级。
一般人还有一个读书误区,就是大量勾画所谓的重点,巨细无遗做摘录。
其实自己这么多年的读书体会,这些勾勾画画的内容,无论你做了什么颜色和形状的标注,如果没有一套有效的分类信息容器装放,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大用(你既记不住勾画的内容,也很少会再次回顾这些零散的勾画内容)。对于摘录的方法,我自己最近一直使用“长文章摘录模型”(详见拙作《创新的长文章摘录工具:文章摘录模型(幕布版) 》,效果很好。读书过程中其实并不必急于摘录内容,只要把区分出来的重点信息提炼为主题词句,知道作者在说什么就可以,不要看到书中一些很好的内容就一下子进入到摘录的具体操作,影响了自己理解作者整体思路的感觉。所以,在我设计的“读书思考模型”中不需要做书中原始内容的摘录(书中内容的摘录可以使用“长文章摘录模型”)。
读完一本书以后,还有一个必要步骤,就是要做一些总结性的回顾和思考。
这个时候的回顾,需要对照读书前自己提出的问题清单,思考以下内容:
- 书中有哪些为我所用的成果?例如:
- 可以优化决策的标准/原理/角度/参数是什么?
- 能够解决问题的公式/算法/方法是什么?
- 可实际操作的步骤/流程是什么?
- 值得反复阅读的章节是哪些?
- 个人对本书的评价
- 要专门摘录/分享的章节/笔记有哪些。
读书思考模型2.0版
基于以上理念,我设计了自己的读书思考模型,用来结构化地梳理书中的信息,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知识内化的效果。
最初版本的读书思考模型我是在Xmind中设计出来的,是一个二维表脑图的形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在手机端操作有些不便,于是结合阅读实践,2019年春节期间设计了2.0版本,把填写读书思考模型的工具调整为幕布(大纲形式)。
读书思考模型1.0版形式:
读书思考模型示例:
读书思考模型2.1版形式:
模型分享链接:读书思考模型2.1版
读书模型(幕布版)分成六个部分:
- 基础信息
- 读前认知
- 问题清单
- 核心观点
- 阅读收获
- 读后认知
按照模型中的提示信息,依次填写即可。
由于2.0版本的读书思考模型刚刚设计出来,还没有真正用它读完一本书,不知道应用效果如何,我会结合自己的读书实践,对该模型进行迭代更新。
希望本人的这一读书辅助工具,能够对热爱读书的朋友们有实际帮助或启发。
欢迎读者朋友们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相关阅读
“听书”的学习方法
用耳朵拯救阅读——听模式学习方法简介
分享一个苹果IOS系统中的万能听书方法
怎样在手机上“听”PDF图书
创新的长文章摘录工具:文章摘录模型(幕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