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刀郎归来,一出手就是“王炸”。
《罗刹海市》的热度还在继续,关于它的热议远没有止息。
这样的惹人关注,像极了19年前。
2004年,李宗盛在做全国巡演,十几个城市。
奇怪的是,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能听到大街上播放着同一个浑厚的嗓音在唱着:
“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
出于好奇,李宗盛去买了一张CD,他习惯性地看向词曲创作人那一栏。
那上面,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刀郎。
那些年,刀郎火了:
《2002年的第一场雪》、《情人》、《冲动的惩罚》,那些炽热的歌曲,在各地流传。
相较于当年内地乐坛那些职业歌手的精致绵软,刀郎的歌曲像是从大漠吹来的风。
干脆,热烈,充满力量。
就像横空出世的刀郎一样,这样的歌曲,是个“异类”。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于是,风头正盛的刀郎就迎来歌坛大哥、大姐们兜头而来的凉水——
有人认为:
“刀郎的成功其实是炒作出来的,如果没有恶炒,他的歌不会这样受欢迎,毕竟,无论从专业还是作品角度,刀郎的歌都很普通。”
还有人像是喝高了假酒,张口就是:
“这些歌是没有品质的,是让中国流行音乐倒退了15年。”
而在当年的“乐坛十年10大影响力歌手”评选时,作为评委的那英语出惊人:
“他(刀郎)不具备审美观点……”
最终,那一年的“十大歌手”,只选出了9个。
暴风骤雨袭来,身处漩涡中心的刀郎默默关上手机,掏出车钥匙。
他想回到自己向往着的那一片广袤的大漠。
风沙磨砺,但却不伤人心。
刀郎本就是一个习惯了低调的人,突然走红让他很不适应。
他不喜欢八面玲珑,相互吹捧,长袖善舞。
或许,这也是他很难融入别人圈子的原因。
只是,奇怪的一幕出现了。
内地歌坛对于刀郎,亮出的是刀枪棍棒。
而港台的音乐人,对刀郎却非常欣赏与向往。
曾经买唱片的李宗盛说自己很喜欢听刀郎的歌。
罗大佑在采访里说起刀郎,直夸他“生来就是唱歌的嗓子”。
刘德华想到新疆去跟刀郎约歌,结果谭咏麟抢先一步。
于是就有了后来的那一首《披着羊皮的狼》。
或许,距离不止产生美,而且产生包容与欣赏。
而一个优秀的人,无论处在怎样的境地,都会散发出光彩。
一个网友听了《罗刹海市》后,留言说:
“本以为刀郎已经封刀,没想到却是在磨刀。”
刀郎带着新专辑《山歌寥哉》归来,让人欣喜。
还有人会说“流量不代表质量,热度不代表方向”。
但是,大家喜欢,这不就是最好的说明吗?
难道艺术一定要让人都看不懂听不懂,才是高雅?
对于刀郎的新歌,刘德华和汪峰老师都做出了评价。
只是,一个是虚心称赞,一个是直接打出了93分。
《罗刹海市》发行后,在一次活动中,刘德华被问到如何看待刀郎的新歌?
刘德华毫不吝惜赞美之词,他说:节奏和旋律非常棒,只是歌词自己看不懂。
为了弄懂歌词,刘德华还去查阅了《聊斋志异》,他对刀郎的水平赞不绝口。
这样的回答,不仅不会让人感觉浅薄,反而,大家看到了刘德华身上的谦虚。
而另一个评论,热议之下,汪峰老师录制了一个将近23分钟的视频作为回应。
在视频里,汪峰老师显示澄清了:自己从未对刀郎有偏见。
网络上的闲言碎语都是一些媒体拼凑出来的。
甚至,还把汪峰老师出身的科班中央音乐学院搞成了中央戏剧学院。
说完这些,汪峰老师赞扬刀郎这些年都在潜心于音乐创作。
随后,汪峰就习惯性地给刀郎的新歌打出了93分。
在汪老师眼中,百分制的话,这样的得分已经是很高了。
有人说,言行都可以遮掩,但一些细节,却会显示一切。
在这个“打分”的操作背后,是不是有着一种好为人师的心态呢?
毕竟,只有老师才会给学生打分。
而无论打多少分,“打分”的潜台词就是:学生就是学生。
因为这样一个操作,很多网友留言追问:到底是谁在自命不凡?
其实很多事情,真的是一目了然,骗不了人的。
好在,或许刀郎并不在意这些。
曾经,在一次访谈中,被问起:如何看待自己的走红?
刀郎腼腆而无奈地一笑,他回答说:
“我的目标就是做名二、三线歌手,红了真的是个意外。”
或许,在刀郎心里,他恐惧走红。
因为他害怕:走红所带来的名气与财富,会让人忘记了自己的来时路。
如今,刀郎归来,有人说:刀郎变了。
变得成熟了,变得通透了,变得更加能保持自我了。
其实,刀郎从来没有变过,他一直坚守着内心的那份纯真。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刀郎,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