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困扰:想要养成看书的习惯,但是半天看不进去几个字,而且看一本书需要的时间太长,想看的书又有很多。
遇到这样的困扰,是因为你的阅读效率不够高!
在介绍方法之前,我们要先搞清楚两个基本常识:
1. 书籍是有分类和主题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书籍分为教材、知识类书籍、散文集、小说……不同的类型意味着不同的阅读方式。不仅如此,每本书都有一个自己想要探讨的主题:哲学、历史、文化发展、艺术、心理学……所有在书籍选择上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领域来选择对应的书籍。
2. 阅读书籍是长久习惯
很多人在阅读初期,喜欢定一个硬性指标——我一周/一个月/今年一定要读完xx本书。
实际上,在当下的短视频娱乐时代,阅读一本书籍需要的时间相比之下显得漫长,因此,阅读并不是一个很容易坚持下来的习惯。尤其是定下这种功利性强且没有针对性的目标,最终的结果要么是根本达不到自己设下的数量要求,要么是在选择书籍的时候为了达到数量要求看一些肤浅的精炼的书或者网文。
能够长久坚持下的事情,一定是容易完成而又能带来成就感的事情。因此,在设置个人行为的时候,我会选择设定每天阅读0.5h的习惯,后期延伸出知识类、技术类、兴趣类、漫画四类书籍阅读,分别设置15min的阅读时间,这样,我每天可以花1h的时间阅读书籍,只要坚持就能心安,不会受到阅读数量这个KPI的影响。不仅如此,我还会记录自己看某一本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每次读完一本书之后,记录的过程给我一种储蓄的快乐,年终回顾的时候也能够给我带来很强的满足感。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习惯的自由度,我会选择自己在某个阶段比较感兴趣的主题类书籍,例如“心理学”、“人际交往”、“理财”、“互联网公司”等等,我的书籍积累也就会成为一个知识网络,帮助我在后期进行知识总结。
设定这样的行为模式之后,我去年半年的时间内一共读了18本书,今年开始到四月底我已经在阅读我的第14本书了,并且深感有趣而非痛苦。
认清这两个基本事实之后,下面我将先介绍知识类书籍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技巧分享。
1.阅读前
- 查看本书介绍,了解基本内容,可查找2~3份他人的读书笔记来参考学习,整理出一份“读前笔记”。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在阅读书籍之前了解这本书的逻辑架构,带着问题去阅读;
- 打开书籍,查看前言、目录,从而了解书籍的具体结构。
2. 阅读中
- 对于知识类书籍,书中有大量用于论述观点的举例或者论证,出于功利性阅读的目标,这些论证举例的内容都是水分,可直接忽略,只需要了解最精髓的结论即可;
- 在阅读过程中,标记自己认为感触较大的句子,修正自己的“读前笔记”;
3.阅读后
- 对于多本书进行主题分类,整理不同主题下的读书笔记;
- 将某一个主题下的笔记积累进行提炼,通过读后感等形式向外界输出,巩固个人理解。
而对于小说、散文等文学性阅读,个人认为追求效率是错误的,阅读此类书籍的意义在于全身心的体会,从而获得启发,因此可定下每天阅读时间,坚持完成即可,不需要设定过于功利性的目标,让忙碌的灵魂慢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