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在2017年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里提出,一个全新的战场正在逐步摆开,那就是时间战场。
时间是这个时代的稀缺资源,因为时间的成本和价格在不断提高。
成本和价格理论是经济学领域的重要概念。
时间的成本就是你选择在某段时间做A事,而未选择做其他事情所应付出的最大代价。
时间的价格就是你出售你的时间应该获取的报酬价格。
那么如何达到单位时间收益的最大化?你需要全面掌握时间经济学。
时间经济才诞生一百多年
往事越千年。古代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主要从事农耕经济,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进程中都没有太强的时间概念。社会结构的形态、生产力的发展可能在几百年内变迁都十分缓慢。
因此,古代时间的测量并不是那么重要。时间测量的工具主要是沙漏、日晷、浑天仪、水运仪象台等工具。这些计时器不仅携带不便,而且必要性不强。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会议安排、截止期限等概念,大多是闻鸡起床、看天办事。
到了工业革命时代,伴随着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工厂出现,技术能力跃进,生产效率提高,科学管理的概念形成。人们推崇效率至上,强调时间就是金钱。人们获得的收入与工作多少小时、多少分钟、生产多少产品直接相关。
19世纪50年代,第一代机械手表面世,人们开始用时钟测量时间。而钟表也成为人人抢购和必备的商品。直到20世纪80年代,手表还是中国年轻人结婚必备的三大件之一。
现在进入了时间经济的时代,时间成为了我们获得社会资源的最基本保障。
人们向雇主付出自己的时间来获得薪水,投资者用货币的时间价值获得收益,商家通过各种渠道争夺大众的关注和时间。
时间更加稀缺,时间管理的必要性越发增强。
你的时间颗粒度是多少?
去年底,王健林一张行程表流传网上。从印尼的雅加达到中国的海口,再到北京。短短一天,两个国家,三个城市,飞了6000多公里,签约500亿合同。这是他不平凡的一天,也是他普通的一天。
不仅如此,还有那些众所周知的成功人士:小米雷军“基本每天中午一顿饭大概三分钟时间”、新东方俞敏洪6点起床成了众多“大佬”里起床最晚的一个、百度李彦宏每天早晨5点多就被“机会”叫醒并且每天工作12小时……
最扎心的是,我们自以为足够努力,而这些已经足够优秀的人居然惨无人道地比我们更努力。那么差距在哪里呢?关键在于对时间颗粒度的认知。
时间颗粒指的是我们在安排事情以多少时间为基本单位。例如,从王健林的行程表可以看出,王健林的时间表大概是15分钟;而比尔盖茨的行程安排的时间颗粒度为5分钟,在一些短会上则按秒数安排。
那么你的时间颗粒度是多少呢?
可以看看你安排事情是以天、半天还是小时、分钟来安排,就能找出你的时间颗粒度。
时间颗粒度不同的人对时间有着不同的理解。
你到一个城市出差,与那里的朋友打招呼、求见面,而人家因为距离不愿意绕远路1小时去看你;
你临时起意、不打招呼去拜访客户,客户似乎正在忙碌将你拒之门外;
你匆匆忙忙赶去参加早已定好约会,仅迟到5分钟,却发现人去楼空;
你给人家断断续续发微信、半天聊不到正题,对方一个电话打过来简单快速解决问题……
这些情况都说明,你的时间颗粒度与对方的时间颗粒度不同,你的过于粗犷而对方比你精细。
这时候,你需要理解并尊重别人的时间颗粒度,明白别人对时间的概念与你不同。
你计算过时间成本吗?
了解时间成本,必先给时间定价。
计算时间成本,应该用你的年收入,除以365天、每天24小时的所有时间。
有人可能会问,是不是应该除以我的工作时间?然而除以工作时间,会将你的休息、娱乐、睡觉时间排除在外。可这些时间实际上你本来都可以用来创造价值。
还有人问,我在工作之外还努力学习,怎么算?学习虽是高价值活动,但尚未产生直接回报,只能对后期的回报进行动态模糊的计算,并且模糊计算的精确性还得因人而异。
因为,并不是所有学习都能有回报,也不是所有努力都能得到成功。
所以,如果你的年收入为20万,经过计算,每小时的时间定价就是22.8元。有了这个基础算法后,可以将很多模糊的判断加在算法上面。比如必须学习某项技能预期回报可以增加5元,那加起来每小时定价就是27.8元。
随着估算经验的丰富,定价结果会越来越接近你时间的本来价值。
成本概念在经济学里博大精深。简要而言,时间成本比就是你时间的价值。但需要我们引起重视的还有时间的机会成本和时间的边际成本。
时间机会成本就是投入做A事时间,从而放弃了做B事时间创造的价值。比如,你本来可以用1小时创造22.8元的收入,却用这1小时用来煲剧娱乐。这22.8元带来的效用减去煲剧获得的效用就是你这一小时的时间机会成本。
而时间边际成本就是每获得一单位活动的效用所增加的时间成本。创造时间最大效用的关键是时间边际成本与所投入活动的边际效用相等,达到边际平衡的程度。
时间成本对企业家而言是效率和利润,对打工者而言是工资和收入,对无聊者而言是自由和不羁。要取得边际的平衡,我们需要把单位时间成本花在那些收益最大的事项上去。
你该如何赚取时间?
当我们清楚自己的时间成本和价值,就要有意识的赚取时间,在单位时间内创造更大的价值。
1、提升时间的颗粒度。
要致力于不断提高时间的颗粒度,从以天、半天为单位向以1小时、半小时、15分钟为单位努力。这需要不断珍惜和规划好时间的利用,抓住一切机会提升自己的时间价值。
你的时间颗粒度将会随着你倍增的身价越来越细。因每付出一单位时间,你的时间成本会越来越高,你就需要创造更大边际效用与其相配比。
当我们和别人交往时,要懂得尊重别人的时间颗粒度,尤其是时间颗粒度比我们更为精细的人,要努力跟上他人的节奏。
这需要我们进行工作、社交等活动时,至少以30分钟为单位安排时间,以1分钟为单位信守时间承诺,并不断致力于提高时间的颗粒度。
2、根据时间成本决定取舍——花钱还是花时间。
我们选择花时间还是花钱,究竟哪个合算,不能一概而论,关键要看我们的时间成本。
对于时间成本低而时间充裕的人,请人做事的成本更大,那就自己提高效率、抓紧时间做事。
对于时间成本高而时间稀缺的人,请人做事的成本更低,那就尽量将低附加值的任务交给其他人做,而具有核心价值不可替代的部分交由自己完成。
我们在一生的很多时候,都需要先拿时间换钱,将自己闲置时间用于提升自我或尽量换钱,提高时间价值的创造能力。等不断积累后,我们单位时间价值越来越高,自然就可以用钱来买别人的时间了。
3、珍惜他人的时间效用。
时间就是生命绝不是说辞,而是事实。
当我们占用他人时间的时候,等于部分消耗他人的生命,那么取人性命就应付出代价。
当我们请求别人办事,一定要在自己实在搞不定的情况下才可以。这种搞不定首先是依靠你自身的资源如体力、脑力不能完成,才能向外扩展寻求支持和帮助。
一般能帮助你的人,都具有某些方面的专长和优势。如果他的时间价值很高,你经常让他做低效的事,就是对拥有这种资源的一种浪费。
你总是要求这种高价值的人办低价值的事,时间长了资源会耗尽。你只有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口上才能做到资源效益最大化。
记住,浪费他人时间就是浪费他们的生命,尤其是牛人的时间。
4、体验不同做事的类型。
我们赚取时间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在单位时间内争取做更多有意义的事;二是在单位时间内变化做事的类型。
我们时常听说,某人活出了别人的两辈子。这个两辈子不是物理维度的,而是体验维度的。
不同的人生经历出现时,时间对我们才会产生新的意义,经历差距越大,赚到的时间就越多。
对于一个一辈子身处深山、不探世事的人来讲,一天天重复同样的事情,相当于一辈子活成了一天;而对一个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的人来讲,每一天都有不一样的精彩,相当于把短短的一天都活成了一辈子。
所以,做事的类型差别越大,赚取得时间也就越多。我们丰富自己的经历,就相当于变相延长自己的生命。
明确了时间价格的计算,就清楚了自己的时间成本。
在这个还没有完全达到拼智商程度的时代,我们只需用时间的坚持和积累就可以打造生命的非凡经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聚焦目标航向,提升自己的时间颗粒度,根据时间成本科学取舍,尊重他人的时间效用,通过体验不同经历拓展自己人生的宽度和深度。